央广网

三沙岛礁:祖国南海的璀璨明珠

2019-08-08 10:00:00来源:央广网

三沙永兴岛港口内(记者张垒 摄)

  央广网三沙8月8日消息(记者辛如记 许云 陈俊 殷志强 周羽 李楠 张垒 吴媚苗)在祖国的南海之上,碧海蓝天间,点缀着许多璀璨、神秘的海岛,它们组成了我国最南端、管辖面积最大、人口最少的地级市——三沙市。

渔民在南海作业(央广网发 七连屿工委供图)

  早在2000多年前的秦汉时期,中国人已经开始在南海航行和生产活动,不仅首先发现了南海诸岛,并对南海有了初步的认识、大量的记载。

  1974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南海舰队一部与陆军分队、民兵协同,对入侵西沙群岛的南越军队进行反击作战,成就了历史上著名的“西沙海战”。

三沙一景(记者张垒 摄)

  自古以来,中国人民世代在南海诸岛捕鱼、作业,捍卫着我国的海洋主权。尽管条件艰苦,却始终深耕着这片“祖宗海”。

  直到2012年,伴随海南省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办事处撤销,“三沙”由此得名,设立地级市。三沙也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渔民在礁盘附近作业(记者吴媚苗 摄)

  最初渔民们从海南本岛到南海诸岛上捕鱼、上岛居住,搭起简易的“家”。有时台风一来,“家”就被吹跑了。

  许多岛上没淡水,只能收集雨水饮用。夜里没电,没有通讯,天黑了就只能睡觉。生活必需品都要靠补给船运来,若是遇上强风天气,补给船2个月都没法来一趟。吃的穿的用的都要发愁。甚至到最后,大家只能过上天天“酱油拌米饭”的日子。

永兴学校课堂上(记者周羽 摄)

  三沙设市后,在市政府的驻地永兴岛上,医院、学校、图书馆、邮局、银行、超市、快递网点等等,全都建起来了。永兴学校是祖国最南端的小学,这里虽然学生数量不多,但是课程均与全国同步,有时教室里会出现一个老师只教一个孩子的场景。

永兴学校的孩子们在学校和电影院前合影(记者殷志强 摄)

  电影院设施完备,能容纳300多人。这里每天都有排片,上映的新片和全国其他大城市同步,也可以看3D电影。最重要的是,这里对所有三沙驻岛军警民都是免费开放的。

飞机上俯瞰三沙岛屿(记者张垒 摄)

  目前,每天都有公务机往返于海口美兰机场和三沙永兴机场,大型补给船“琼沙三号”和“三沙一号”平均每周运输物资上岛一趟,三沙市告别了过去物质紧缺、交通不便的日子。永兴岛上的电厂24小时供电。有9座渔民聚居的岛礁建起了海水淡化设施,大家不再需要接雨水洗澡、用咸井水煮饭。三沙市有居民岛礁还实现了4G信号全覆盖,今年4月,三沙首个5G基站正式开通,三沙居民和内地居民同步享受移动数字生活。

  永兴社区居委会主任冯明芳告诉记者,去年三月,居委会的一百多位渔民还住进了政府建设的两层小洋楼里,每月仅需花1元租金。

祖国南海之上,国旗飞扬(记者吴媚苗 摄)

  在三沙市,每周都有爱国日、爱岛日。每逢周一清晨,每个小岛上都会举行升旗仪式,哪怕是仅有一人驻守的小岛。到了周五的爱岛日,永兴岛、赵述岛等岛屿上的居民还会自发清扫垃圾、植树造林、救助海龟等等。

俯瞰三沙七连屿(央广网发 七连屿工委供图)

  南海给予了三沙人大自然的馈赠,三沙人也更加感恩呵护。从去年开始,三沙实施了“岛长制”,旨在改善各岛礁生态环境。如今,三沙人已累计在各岛礁植树200多万株,孵化海龟1.2万余只,每年,有数千只候鸟飞来绿树成荫的岛屿上栖息……

不同于过去的边远艰苦,如今,一个个小家都安在了永兴岛上。孩子们在海洋课上为驻守三沙的人们所画的画(记者周羽 摄)

  “在那云飞浪卷的南海上,有一串明珠闪耀着光芒,绿树银滩风光如画,辽阔的海域无尽的宝藏……”正如老歌中所唱的,一代又一代的三沙人们不断遵守着“爱国爱岛,乐守天涯”的承诺,也努力让“岛更绿、海更清、天更蓝”,建设着更美、更宜居的祖国南海的宝岛。

编辑: 胡莹莹

三沙岛礁:祖国南海的璀璨明珠

在祖国的南海之上,碧海蓝天间,点缀着许多璀璨、神秘的海岛,它们组成了我国最年轻、管辖面积最大、人口最少的地级市——三沙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