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或许没有温度,过程却一直温暖着每一位项目上的“战友”。陈冬的脸上总是挂着微笑,温柔的语气一点也没有项目总工架子,身上的淡蓝色工装洗的有点泛白了,看起来仍然很利落干净。

  近日,陈冬担任项目总工的尚庄码头项目也终于顺利通过交工验收,此刻的陈冬拿着交验报告开心的喃喃道“终于交付了!”。

  攻关克难稳“军心”

  回想在九江红光码头项目期间的历练,仿佛一切的困难挫折都是在历练陈冬,那种不服输,井井有条的应急反应能力给项目上每一位队友留下了深刻印象。

  九江红光码头一期工程是江西省一类口岸,共有4个5000吨级泊位,设计年吞吐量65万TEU,于2017年11月开工建设,总投资11.89亿元;九江红光码头开工建设初期,项目部人员勘测到当地地质条件与地形比较复杂,施工区域地下有溶洞地貌,难以进行正常施工作业。复杂的施工环境,给施工团队带来了重重阻力,许多项目员工慌神的找到项目总工陈冬,询问可有好的解决办法,陈冬皱着眉头微笑的说“不慌,用科学数据说话”。陈冬作为项目总工,再次精确了施工所需要的测量数据之后,陈冬很快调整好自己的情绪,理清了工作思路,咨询专家并召集技术骨干分析问题、展开研究。

  掌握精准的施工监测数据后,陈冬便全心投入了技术攻坚工作中。那段时间,他对内联系集团公司寻求技术支持和指导;对外则找到武汉的一所设计研究院,与专业教授进行技术沟通交流。多方论证后,最终,决定采用多种技术手段探测溶洞发育情况,针对不同溶洞制定了专项处理方案,综合利用加设钢护筒、抛块石、灌注混凝土、高压注浆等方式解决了溶洞问题。为嵌入长江中的300多根直径1.35米嵌岩桩打造了最坚实的“底座”。

  “那段时间,陈工的电话就没听停过,每次听到他和电话那头沟通技术问题时,就觉得稳了。”项目人员说。

  “九江红光码头项目遇到难题的时候,我急得不行,根本没法静下来思考问题,但听到陈工开会时稳重的语气一下子就能让人安心不少”。陈冬的同事回忆起当时的场景时说道,“我挺佩服陈工的,每次我遇到技术上的难题,他总能帮助我认真分析问题,引导我发散思维,触类旁通地列举和延展其他关联点,好多问题都在他的帮助下顺利解决了,那时候感觉他整个人会发光。”

  就这样,2020年9月九江红光码头项目交工验收。陈冬带领的项目团队攻关克难收获颇丰,前后申请了九项专利,作为项目总工的陈冬,同事们都觉得他是一个十分可靠的“战友”。

  春风化细雨同事就是“家人”

  “和陈工相处久了发现他是一个对工作非常细致、认真负责的人,但生活里相处起来又是很随和的”,这是项目部大多数人对陈冬的评价。工作能力过硬的他,也不失为是一个“暖男”。

  “刚去项目上时,有一次去找陈工签资料,当时有点胆小怕生,从办公室窗外看到他正在研究图纸,他拿着笔在那里写写画画,眉头紧皱,我也不太好意思敲门打扰他。但他回头看到我直接打开门说,‘小赵,有什么资料要签?’我连忙把资料交与他手,他对着那些文件挨个过目,问了我好几个问题,把材料认真核对并确认无误后才签上字了。我当时还觉得他有点严肃,但是他随后就开始关心起我的状态,问我在工作跟生活上有没有遇到什么难题等。当时又觉得很暖心”赵伟回忆起与师父交往的点滴时说道。

  在陈冬的内心里,同事就是家人,关心同事就是关心家人,关心战友。有一次,陈冬与同事一起去施工现场,但当时天气不好,下了点小雨,同事蹲下来查看项目质量安全问题,发现陈冬弯着腰帮他打着伞,但自己却湿了半个肩膀。

  项目上的生活大多是紧张、枯燥的,但陈冬沉稳的工作态度,化解了项目建设过程中无数个“艰难”的时刻,是项目人员挺过道道难关的一颗定心丸;他春风化雨的性格,给了同事很多的关怀和温暖,像是冬天的阳光照在身上,让人倍感温馨。同事们都说,“能和他共事感觉很幸运,他像星星,像战友,也像家人,有棱有角,还会发光,我们都很喜欢他。”

  “我觉得在和平年代,建设者是最可爱的人,”陈冬说,“因为他们总是能将蓝图变为现实,并且给人以无限的希望!”陈冬坚信,把每一项平凡工作做好就是不平凡,把每一项小事做好就是大事业。在中建筑港的发展历程中,许多人像他一样用朴实无华的话语和踏实稳重的作风诠释着筑港人临危不乱、温柔敦厚的良好品质。在未来的日子里,他将继续用饱满的工作热情在岗位上发光发热。(文:赵浩霖)

编辑:宋雪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