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时节,走进沈阳市辽中区牛心坨镇榆树底村,映入眼帘的是整洁的柏油路串联起家家户户,房前屋后绿意盎然,文化墙上的彩绘生动讲述着村史民风。村民们在积分超市兑换生活用品,网格员穿梭在田间巷陌排查隐患……这个曾经默默无闻的小村庄,如今已成为辽中区乡村治理的“明星村”。3月以来,已有8个镇街、300余人次组成的观摩团前来“取经”。
“党建+治理”激活内生动力
榆树底村的蝶变始于2021年推行的“党建领航·五治融合”工程。村党支部创新构建“1+3+N”治理体系:以党建引领为核心,组建党员先锋队、乡贤理事会、巾帼志愿服务队三支队伍,带动全村350户村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矛盾纠纷调解等12项村级事务。“过去村里开会喊破嗓子没人来,现在每月主题党日大伙儿抢着提建议。”村党总支书记冯海舰站在新建的党群服务中心门前介绍,今年已落实路灯维修、河道清淤等民生事项9件。
“小积分”兑出文明新风尚
村民吕玉树正用积攒的40个积分兑换洗衣液。“打扫庭院加2分,参加志愿巡逻加5分,被评为‘最美庭院’还能加10分。”她笑着说。这套涵盖环境卫生、移风易俗等6大类45项指标的积分管理体系,让空泛的村规民约转化为可量化的行为准则。数据显示,实行积分制以来,全村乱堆乱放现象减少83%,红白事铺张浪费投诉清零,主动参与村级事务的村民增长4倍。
“网格化”筑牢治理根基
“李振常家水管漏水已协调维修;二组西河套排水沟需要清淤……”冯海舰翻开第4网格员刘凤德的工作日志,密密麻麻记录着每日巡查情况。该村将辖区划分为5个网格,配备“1名党员+1名乡贤+1名志愿者”服务团队,开发“榆树底智慧治理”小程序,实现民生诉求“30分钟响应、24小时办结”。今年以来通过网格化机制化解矛盾纠纷42起,排查安全隐患19处,群众满意度达98.6%。
“治理密码”催生振兴活力
乡村治理的提质增效,为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精准切入民生需求,通过成立强村公司,开展专业化吸污业务,该项目预计可为村集体增收约5万元。同时,通过成立的“榆米果香”合作社,将本村甜杆、油桃等特色农产品,引进电商服务站打通“农产品出村”通道。2025年村集体收入预计突破5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同比增长15%。“我们要把治理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明年计划打造研学基地,让更多城里人来体验我们的‘治理成果’。”牛心坨镇党委书记高殿英在观摩现场透露。
随着又一批观摩团到来,榆树底村文化广场上的“治理经验展廊”前围满了人。展板上“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村庄”的承诺,正通过一个个生动实践,为新时代乡村治理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辽中方案”。正如前来观摩的村书记所说:“这里不仅美了‘面子’,更实了‘里子’,走出了一条治理有效助推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辽中区委宣传部)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