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话题
[文娱] 第八届中国艺术节
[科技] 嫦娥一号专题
[时政] 党的十七大
[传媒] 第八届中国记者节
[文娱]08春夏中国国际时装周
[文娱]第九届上海国际音乐节
[时政] 阳光落处彩云飞:扶贫在云南
[文娱]故乡的秋 摄影征稿活动
更多>>
中广评论
·感悟十七大(37)让法治精神浸血脉
·客运专线开启中国铁路运输新时代
·人民时评:南京大屠杀70年祭
·最"牛"婚礼 还要"牛"到几时
·关闭小煤矿任重道远
·矿难惊人相似 安全轻言好转
·“新二元社会”当慎思
·孕妇之死的社会悲情
更多>>
听新闻
[高举旗帜] 贫困户的“身边银行”
[报摘] 嫦娥一号绕月探测工程庆...
[高举旗帜] 节能降耗 提高能源效率
[高举旗帜] 南京寻医问药到社区
[说句心话话] 我特别愿意当一个...
[新闻纵横] 山西洪洞特大矿难特...
更多>>
网上曝光台
· 哈尔滨一"三无"洗浴中心污染环...
· 广东开平两届市委班子违法批地...
· 江西余干县政协主席未出生孙子...
· 记者亲历:兴城海滨“污染游”
· 工人举报京津高速公路桥施工造假
· 广东房地产开发商被疑囤积土地
更多>>
特别推荐
· 落实十七大精神博客
· 这个面包价值多少——我与绘画...
· 特别策划:《如歌如画 韩瑞斌军...
· 贵州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
· 《大将军寇流兰》震撼人心
· 我的父亲
更多>>
相关资料
导亦有道
  

 

演讲人:党小荣

    这张照片是当年唐僧师徒西天取经成功之后,身披金身袈裟留下的合影,又多像是毕业典礼上,导师与三名研究生身穿学位服意气风发的样子!

    有人会问:唐僧也能当导师?不妨用我校博导遴选条件来对照一下:唐僧研究佛学数十载,学术造诣深;被拜为当朝国师,相当于院士,学术地位高;去西天途经多个国家进行学术交流,外语水平应该“相当不错”;此外还作为首席科学家,承担了唐朝的国家级重大课题――西天取经计划;至于博士学位,我国文件规定公元1953年以后出生的才要求,唐僧不在此列。

    看来,唐僧当博导是够资格了。不过,由于他搞得是基础研究,生源有限,所以他招生实行精品战略,坚持“两硕一博,最佳组合”。两个硕士是猪八戒和沙和尚,一个博士就是孙悟空。这孙悟空大家都知道,上硕士期间就在太上老君实验室偷过仙丹、王母娘娘后花园摘过蟠桃;嫌弼马温官小,到处跳槽;还和二郎神、四大天王打群架,结果毕业被分配到基层工作,压在五行山下;猪八戒更不用说了,那是有名的好吃懒做、不甘寂寞;面对这样的学生,连导师唐僧也忍不住感慨万分:唉,现在生源质量真的是越来越差了!看看观音菩萨给我招的这三个学生,就沙和尚一个人还不错,是正儿八经应届本科生,就这样,招生还要受计划内名额的限制!

    这样的学生对于导师的施教能力和指导水平,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唐僧又是如何来指导他们的呢?

    唐僧首先坚持德育为先,言传身教。孙悟空曾经不假外出私自回花果山探亲,猪八戒也始终对高老庄念念不忘。针对这样的思想动态,唐僧坚持用高尚的精神来感染人,用无私的行动来引导人。比如途径女儿国,在美女国王柔情似水的攻势下,唐僧遭遇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情感和信仰危机,但他最终做到了“心动而不行动”,经受住了考验,为同学们树立了榜样。此外,他还经常性的开展“我们取经为什么”、“我为取经做什么”等一系列思想大讨论,教育大家树立正确的取经观和价值观,收到良好效果。

    第二是因材施教,知人善用。唐僧善于发现和引导学生的优点和长处。比如孙悟空在菩提祖师那里读过硕士,掌握了“七十二变”和“翻筋斗云”等科研基本方法,独立工作能力强;还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善于在学术上发现问题。唐僧就让他天马行空、前头探路,学术上充分给与自由,科研上适当引导思路。猪八戒自我要求不高,缺乏勤奋吃苦精神,唐僧对他以督促教育为主,同时又考虑到他社交能力强,就让他负责牵马问路、帮导师联系酒店吃住这些杂事。至于沙和尚,长期接受“填鸭式”教育,勤奋有余,创新不足,唐僧安排他挑担子管钱管物,在教学上注重引导他开阔视野,启发思维。

    第三是严格管理,无私关爱。俗语说:棍棒出孝子,唐僧坚持“严师出高徒”。孙悟空科研成果突出,唐僧一样对他严加管教,犯错误时紧箍咒照念不误。取经路上生活枯燥乏味,师徒四人虽然刚好能凑一桌麻将,但由于唐僧要求严格,从未发生四人支桌子打麻将或玩扑克、打双扣这样的事情,至于三个徒弟有没有躲在宿舍偷偷挖坑或上网打游戏,这个我就不太清楚了。唐僧在学术上严格要求的同时,在生活上做到与学生同吃同住、关爱备至,漫漫取经路培养了深深师生情。

    此外,唐僧培养研究生还有一些别的做法。比如强调“知行合一”,让学生在九九八十一难的实践磨练中学习知识、增长才干;又比如实行弹性学制,谁取不到真经、发不了SCI,就绝对不让毕业!

    正是在唐僧的严格要求和精心指导下,三名学生最终圆满完成学业修成正果。在学位授予仪式上,校长如来佛亲自为他们转拨了学位帽流苏。孙悟空的学位论文也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国家还专门为唐僧修建了科技大楼——大雁塔。

    唐僧培养出了孙悟空等一批高层次人才,作为导师,他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呢?同处唐代的韩愈提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而唐僧则把导师之道归结为“导师者,崇德博学善导也”。

    这三者中,在他看来,崇德是前提。孔子教育学生“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礼记》中也说“君子尊德性而道学问”。唐僧讲究德育为先,正是抓住了育人的重要环节。

    博学是基础。“学高为师”,导师的学术水平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唐僧玄奘博览群书、著作等身,翻译佛学经书一千三百余卷,博学堪为一代宗师。

    善导是关键。和三个学生比,唐僧不会降妖除魔,还经常犯点老糊涂,但他依然带出了一个“优秀群体”和“创新团队”,正是由于他采取了正确的指导方针和有效的管理方法。

    当然唐僧并非现代意义上的研究生导师。在他西天取经一千年之后,真正的研究生教育才在西方诞生。

    西风东渐,到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被雁塔晨钟敲醒的第四军医大学也终于重新有了自己的导师队伍和研究生教育。从起步之初的“十几个人来七八条枪”到如今的“导师一长廊,博士一礼堂,硕士一广场”,研究生教育从无到有,从弱到强,走过风雨,走向辉煌。能取得如此成就,得益于我校有一支德高望重、学识渊博、经验丰富的导师队伍。从老一辈专家到中青年骨干,他们严谨治学、甘为人梯的精神,薪火相传,星光闪耀!

    然而,和唐僧所提出的“崇德、博学、善导”相比,我们的导师队伍也还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导师不导”“只导不育”的现象还有所存在。有的导师学生太多,或疲于应付,或疏于指导,学生如“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放任自流。少数导师事务繁忙,学生难得一见。“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于是这首唐代诗人贾岛的“寻隐者不遇”也就变成了现代版的“寻导师不遇”:“科里问秘书,言师出差去。只在此国中,手机打不通”。

    当然,师道尊严,师恩浩荡,导师的内涵远不止“崇德、博学、善导”这么简单。导师的作用也不仅仅是倒满一杯水,更应该是点燃一盏灯。正如耶鲁大学的校训:“light and truth”,导师的职责应该是指导和带领学生去追求永恒的光明与真理。从这个意义上说,唐僧这个导师典型或许还不够完美,那么真正完美的导师在哪里呢?我相信,他就在这个校园的每一盏灯光下,就在三所医院的每一张病床前,就在这个会场的讲台下,就是各位,在座的和不在座的、现在的和未来的导师们!

 


党小荣简介

 

    党小荣,西安阎良人,1975年出生。1992年考入我校本科医疗专业,1997年攻读人体解剖学硕士,后留校任教,2006年获应用心理学博士学位。2001 年至今任研究生院学位与学科建设处参谋。

来源:中国广播网    责编:肖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