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 (记者 齐一璇、许文秀 通讯员 於建伟、陈冲 摄影 刘建维)汉水之滨,月湖之畔,坐落着一所国家示范校、国家优质校、国家双高校——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它是新中国创立的首批(1950年建校)军工院校之一。73载峥嵘岁月,该校始终秉承“为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而奋斗”的初心使命,坚持“兴船报国育英才”的军工文化理念与特色发展之路,坚定“立足船舶,服务军工”的社会面向从未改变。

共同闪光! 融媒聚焦船院人爱国之心

高职榜样,共同闪光。5月12日,“第七届全国主流融媒体湖北特色高职行”大型主题活动走进武汉船院,40余家全国主流融媒体聚焦该校“船”的情怀,立校之本、强校之基、育才之魂,记录一代代船院人爱国之心、报国之行的闪光时刻。媒体发布会由该校党委委员、副院长王贞志主持。

“武汉船院地处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这里有俞伯牙和钟子期相遇的古琴台,传承着‘晴川历历汉阳树’的诗赋文脉,还诞生了敢为人先的‘汉阳造’,是一座宜居宜业的‘知音之城’。”

该校党委书记黄士华在发布会中向全国的融媒体朋友们推介学校:“建校73年来,学校为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建设培养输送了各类人才10万余名,先后建设成为国家示范校、国家优质校、国家‘双高’校,也是目前湖北省唯一一所国家‘双高’学校建设单位。”

黄士华介绍,该校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高位,成为全国就业工作典型经验高校。围绕湖北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服务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持续深入落实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改革,涌现出全国道德模范张宝、辽宁舰电气系统建造负责人王长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许勇、国际焊接比赛金牌获得者刘茂等一大批优秀毕业生。

眼中有光! “双高”校培育更多“大国工匠”

融媒“出击”,闪亮精彩。“全国主流融媒体湖北特色高职行”已成功举办六届,向全国展示了湖北优质高职形象。此次活动,央视网、央广网、中国新闻网、新京报等全国融媒体现场采风提问,第七次聚焦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今年是双高建设的收官之年,贵校如何有效推动双高建设,有哪些特色和亮点?”人民日报出版社记者现场提问。该校教务处处长、双高办主任徐杰介绍,学院聚焦“一加强、四打造、五提升”10项改革发展任务,重点在“三个服务”上下功夫:一是服务学生全面发展,始终坚持扬长教育,分类编制差异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四融合、多元化”培养模式。二是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牵头成立湖北省船舶协同设计创新中心、长江流域(湖北)信息化共享创新中心,使企业拥有更多绿色、高附加值船型接单能力,赋能湖北船舶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三是服务国家战略。与招商局集团、武船集团合作,培养高端大国工匠人才。去年,在教育部中期绩效评价中获评“优秀”。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院长、轮机工程技术专业群带头人徐立华在回答中安在线记者提问时说:“轮机工程技术专业群首创提出并不断深化实践‘24个月校内学习培训+8个月上船实习+4个月返校强化训练’的新型‘三明治’卓越海员人才培养模式,成立了全国第一家航海类专业‘鑫裕盛产业学院’,牵头成立了长江辖区卓越海员培养联盟,通过教学改革促进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形成了区域内有影响、行业中有特色、全国可借鉴的卓越海员培养新模式。”

“‘船舶动力工程技术’专业教学团队获得第二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船舶智能制造虚拟仿真实训基地”荣获国家级虚拟仿真示范实训基地培育项目。“数控设备制造与机电联调”课程入选国家级职业教育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与泰国大城船舶工业与技术学院合作成立中泰国际学院(海上丝路学院)暨泰国海外分校,与麒盛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在越南建立麒盛科技越南基地-鲁班工坊。”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副院长吴春芳回答中国网记者提问。

闪闪发光! 五育并举各美其美“大发展”

“贵校在构建五育并举整体格局上有什么举措?”新京报记者提问。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贾嘉答记者问。该校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有“五大计划”:“德育培元,讲好船院故事,开发“远航中国”“课前三分钟”“万人同上开学第一课”品牌。智育提质,出台《“双师型”教师认定及管理办法》,高水平专业群产业学院建设全覆盖。体育强健,形成素质训练、技能养成、专项培养的递进式体育育人模式。美育浸润,持续开展“大美船院”主题活动,开发15门美育实践课程。劳动教育淬炼,结合产业新业态、劳动新形态,推进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专题教育常态化开展。”

据了解,该校在双高计划建设实施期间,校企合作企业345家,合作专业50个,共建订单班39个,与世界500强、行业领军共建专业比例达58%,新增技术先进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42个,合作培养学生数占比达67%。这也是新京报记者的关注点。

校企合作交流处副处长高文茜向全国融媒体分享,该校建有全国示范性职教集团培育单位1个,国家级产教融合实训基地3个、国家技能大师工作室2个,技能名师工作室9个。开办特色产业学院7个,荣获教育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典型案例2项。

高校毕业生就业已成为我国稳就业工作的“牛鼻子”。“学院做了哪些相关工作?”新华传媒智库记者提问。“访企拓岗,做好线上线下招聘,提供丰富岗位资源,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招生就业指导处处长赵志峰说,近年来,学院面向毕业生的岗位供需比始终超过5:1,让毕业生“足不出户,就能就业”。加强就业指导,营造良好就业氛围。开展就业主题系列班会和“简历制作大赛”等系列就业育人活动,“线上+线下”就业咨询渠道,就业教育指导全覆盖。精准帮扶,成立就业困难帮扶小组,做好“分层分类”就业指导与精准帮扶,为未就业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不低于3个,帮扶成功率不低于97%。

发布会结束后,融媒体记者采风团共同探访该校,零距离观察体验国家高水平专业群建设。

据了解,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坚持“军民融合”设置调整专业,面向“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产业变革持续推进内涵建设,逐步形成海防安全、海河运输、海洋开发、新型工业化的“三海一工”专业布局。建成国家级专业24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25个。牵头组建全国船舶行指委、省国防科工职教集团、省焊接职教集团,参与筹备成立中国海洋科技工业产教融合职教集团。与招商工业、中船重工等大型企业开展工匠订单班,与海军、武警联合开展士官生定向培养。

编辑:冯仪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