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月18日消息 2021年颁布的《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指出,发展民办职业教育是国家积极鼓励、大力支持的,职业教育更应以提高质量、办出特色为导向。新的时代,新的政策,都预示着中国的职业教育迎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火星时代教育职业发展总经理于红岩、樊登读书·雨知教育负责人缑玉洁、晨旭评估总经理张伟、职优你UniCareer副总裁王安屹在中国教育报职教周刊资深记者李丹的主持下就《新机遇下职业教育的增速与展望》这一话题展开对话。

(主办方供图,央广网发)

在如何打通学校到职场的“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上,晨旭评估总经理张伟先生依据机构所做数据内容发表了看法。他指出,关于“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其实也是职业教育发展最重要的一个目标。过去,大家往往会把视线集中在院校身上,院校要独自解决上述问题,其实是不太实际的,因为国家的职业教育规模太大,发展速度太快。

在“十三五”期间,我国的职业院校数量已经达到了将近12000所,单是“十三五”当中,2019年就比2018年增加了15%,在校生将近3000万,每年为社会输送将近1000万的毕业生。在现代制造业战略新兴产业和服务业当中,一线新增的从业者有将近70%都是来自职业院校。如此大规模的体系,我国其实已经建成了,也就是世界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所以单靠院校要完成这一件事,不太实际。如何解决它,需要政府部门、行业、企业和院校一起共同努力投入,办好职业教育。

2019年国务院发布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教20条”),其中一方面明确了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教育类型,但是同等重要的是,明确下一阶段,职业教育发展改革的重点仍然是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解决了这两个重点问题,就可以实现把“最后一公里”问题解决。

“最后一公里”这个问题前置到人才培养的过程当中,最后也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要做好这件事,从政府层面,首先要深化改革,深化产教融合,必须持续进行制度创新,加大投入。2020年教育部启动了7个职业教育发展改革的省级试点,以及5个试点城市,省级试点专项,在这一方面有将近30个突破性的政策,为构建和发展职业教育的质量保障体系。另外,到2020年底,有21个城市申报了我国产教融合型城市,国家也建成了将近1500个职教集团,覆盖了90%的高职院校,70%的中职学校,涉及3万多家企业。

从政府的层面,构建这样的环境需要来进行引导。从院校和企业层面,现在共同去建设一个“大师工作坊”,校内把企业的技术攻关项目融入到人才培养过程当中。同时共建产业学院,二级学院或者是做现代学徒制,学生双身份,企业学校双导师等。把企业拉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课程、人才评价相应的体系和标准,那么企业自己培养出来的人最后肯定不存在“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但是这个工作没有办法一蹴而就,正如前面所提到的,因为规模和体系比较大,正在逐步完善,需要一步步去做好工作。所以还是需要国家社会,院校和企业共同努力来做好这件事,解决这个问题,办好职业教育。

张伟谈到一些在跟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做评估的时候所看到的一些问题,他表示,其实德国双元制包括英国的一些职教体系,德国双研制等,中国已经实践了很多年了,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有一些水土不服,因为中国地域辽阔,经济发展不平衡。比如广东的现代制造业、智能制造特别发达,但是可能到内地某一个城市,整个产业的链条,又不是在制造环节,可能在另外一个环节。

晨旭评估尝试过用证书融通,考虑过全国某一个行业是否可以用同一本证书,其实在我国践行的时候,可能就是需要考虑到区域经济产业。国家还有挺长的路要走,要先把这项工作做起来、把它办好,必须符合我国的水土、符合国内的习惯和教育规律。职业教育要求培养的是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不再单单是职校的学生,出去以后是非常普通的流水线工人,以后可能目标更高,现在国家也在把职业教育的学历打通,接下来有本科,可能有研究生,还会有博士,不再是大专封顶。

最后,张伟先生用简短的一句话来表达了自己从事多年职业教育的感受和祝福,他提到,在整个职业教育从事的过程中,感受最深的就是那些非常有情怀的执教人,他们付出了自己一生的时间,要把某一个学校或者某一个专业做好,我觉得现在国家的职业教育是真正的强国之本,也希望所有的执教人可以用自己的情怀、努力和汗水一起,让职业教育更受尊敬。

编辑:明艳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