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南昌9月25日消息(记者邓玉玲)金秋时节话丰收。水稻、玉米、谷子、瓜果,是这个时节的主角,江西各地的农户们正在抓紧收割水稻、采摘蔬菜瓜果等农作物,处处呈现一派丰收景象。

江西大余:梯田稻谷迎丰收

俯瞰九月的赣鄱大地,稻浪滚滚。在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内良乡李洞畲族村,100多亩高山梯田水稻陆续进入成熟期,行走在田间地头,处处是良田披“金装”的丰收美景。

一眼望去,上百亩金黄色的水稻梯田沿着山势层层铺展开来,错落有致,与村庄、风力发电机共同构成了一幅美轮美奂的秋收画卷。一粒粒稻穗饱满金黄,在太阳的照耀下,泛着层层光芒。农户们正在稻田里忙碌着,娴熟快速地将水稻进行收割,在劳作中享受着稻谷丰收的喜悦。

 

村民聂秀清接受记者采访

“国家对农户种植水稻的扶持力度非常大,会给我们种粮补贴和耕地补贴,减少了我们种粮开支,增加了种粮收入。我们老百姓的生活越过越好,收入也越来越高。”村民聂秀清满脸喜悦。

央广网记者邓玉玲 制图

多年来,大余县内良乡李洞畲族村精心培育中华竹稻的杂交水稻品种,通过流转农户的闲置土地,实行统一耕种管理,水稻的质量和产量实现双提升。目前,每亩水稻可产出800斤的稻谷,得到近2100元的经济收益,竹稻产业快速发展,村集体经济持续壮大,带动了当地300多户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

“我家有5亩地现在流转给了村里,种植水稻。每年可以拿到(土地)租金,农忙的时候会来这里做事,120块钱一天,我觉得现在的日子越过越好了。”村民刘大妹开心地说道。

央广网记者邓玉玲 制图

近年来,大余县大力支持发展高山水稻农业产业,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发放农业机械购买补贴,部分农户采用收割机来收割水稻,提高收割效率,有效确保颗粒归仓。据了解,中华竹稻是利用竹子和水稻开花,通过人工授粉,成功获得的非转基因杂交水稻,竹稻米中含有源自竹子的抗氧抑菌成分竹黄酮,植物蛋白含量较高,清甜柔软的口感也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大余县内良乡李洞畲族村村委会副主任蓝钟华接受记者采访

“今年,我们李洞(畲族)村种植的中华竹稻喜获丰收,这种竹稻米粒细长,做成米饭后,清甜甘香,口感柔软,营养价值丰富。2022年,我们持续巩固种植面积达120余亩,产量约9万余斤,壮大了村集体收入,同时获得良好的品牌和社会效益。”大余县内良乡李洞畲族村村委会副主任蓝钟华介绍道,“下一步,我们村将继续稳定发展三农工作,推动巩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有效衔接,确保各项惠农政策落实落细。”

江西赣州:庆丰收 朱坊西葫芦进入成熟采摘期

日前,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朱坊乡李姑村连片的蔬菜基地里,村民们正抢抓有利时机加紧采收西葫芦。

西葫芦已经进入盛产期(央广网发 张明月 摄)

据了解,朱坊乡李姑村蔬菜基地近40亩,承包给来自山东的种植大户黄玉昆经营。在村两委和乡村振兴工作队的协调指导下,前期种植了20多亩西葫芦。经过精心管理,目前西葫芦已经进入盛产期,亩产能达到15000斤左右。

采收西葫芦(央广网发 张明月 摄)

“区农业农村局和乡村干部还有驻村工作队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通过合作社帮我们联系了销路,现在的销量每天在2000斤左右。”黄玉昆介绍说。

采收西葫芦(央广网发 张明月 摄)

在蔬菜基地,记者看到,村里请来的农户们熟练地进行着流水作业,采果、选果、包装、装箱,一气呵成。大棚里不时传来欢快的笑声,大家一边忙活一边体验着丰收的快乐。

农户们熟练地进行着流水作业(央广网发 张明月 摄)

截至目前,朱坊乡种植西葫芦、小黄瓜、贝贝南瓜共计358亩。近年来,当地把发展壮大蔬菜种植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支柱产业来抓,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附加值。通过流转村民土地,整合资源由村集体统一运营。同时,与承租方签订协议,优先安置本村村民特别是脱贫户就业,让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增收。

西葫芦迎来大丰收(央广网发 张明月 摄)

编辑:胡斐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