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南京9月19日消息(记者王姝姝 实习生顾炀威)一张折叠的小桌子,几张凳子,简简单单的一家小店却在南京骑行圈火了。江苏南京锁金村里头有一家“品味豆花”。记者慕名来店,老板娘正在做豆花,白嫩香滑的豆花加上满满的小料,再浇上糖水和牛奶,一份美味的豆花就做好了。

采访过程中,店里时不时有顾客来买豆花。老板娘戈依依告诉记者:“工作日下午还不怎么忙,一般晚上最忙,骑友们都是晚上一波一波来,外面排满了队,生意好的时候一天能卖上七百多份。以前生意不好的时候,一天就卖几十份。”疫情对餐饮产生冲击,但这家小小的豆花店却“逆袭走红”。

戈依依在做豆花(央广网记者 王姝姝 摄)

9年真材实料成为热门“骑行套餐”

戈依依是湖北人,2014年来到南京锁金村开了一家豆花店。疫情反复,餐饮行业生意时好时坏,2021年3月,戈依依开始在朋友圈发一些在店里手工制作的短视频。

“豆花是每天现磨,每一颗芋圆是我们手工搓的,红豆、绿豆和薏仁都是现煮的。有些顾客注重食材卫生,看到我朋友圈发的视频,他们就自己在各个群里宣传出去了。”戈依依告诉记者,自从她开始发朋友圈,来吃豆花的骑友就越来越多,相比疫情前,生意好转了不少,客流量至少增加了两倍。

时间一久,“品味豆花”在骑行圈里越转越火,来打卡的骑友们纷纷将这家“宝藏豆花店”分享到抖音、小红书等平台,并表示“品味豆花是‘环陵’后的仪式感”“没吃过她家豆花等于没在南京骑过车”“骑完车可以迅速补充碳水,主要还是非常好吃”……在骑行的中点或者终点,一碗丝滑细腻的豆花成了最好的“能量补充”,尤其冰凉的甜意成了夏夜的幸福。

豆花(央广网记者 王姝姝 摄)

相互等待让豆花有温度

有意思的是,戈依依还被热心骑友拉进骑行群。“本来我们家晚上十点关门,但夏天天热人多,很多骑友骑完车都十点以后了,所以我们也晚了一个多小时关门。骑友们有时候在群里问我关门没,我就说还在的,然后他们就立马过来打卡,还会拍照片、视频发群里。”

提到骑友们的时候,老板娘笑眯眯地告诉记者,她感到非常庆幸能遇到这么多暖心骑友,与其说是顾客,更像是一群朋友。

人未到店,车友先到的情况也是常有的事,戈依依说经常早上去店里的时候,就已经有一波骑友坐在门口等待她开门。她印象比较深刻的一个骑友已经在她店消费了一百六十多次,还经常看到他朋友圈的打卡宣传。

“他们经常来,我一看到他们我就知道他们今天要点什么,都不用他们说。”戈依依和骑友们早已有了一定的默契,就连各种车队和队长的名字都熟稔于心。

品味豆花(央广网发 顾炀威 摄)

戈依依的微信头像是一幅手绘,已经用了两年多。她告诉记者,这是2020年一位台湾骑行爱好者偶然被骑友带来打卡,画下的作品。“他很喜欢我们家的九份芋圆豆花,尽管他现在不在南京了,但他们的同事到现在还是会经常来吃我们家的豆花,一买就是好多份,这幅画也一直被挂在他们公司的墙上。”

今年是“品味豆花”在南京锁金村深耕的第9个年头,7平方米的小店与城市的骑行人结下深厚友谊,诉说的不仅仅是一碗豆花的故事,更承载了南京烟火里的实诚情谊。

戈依依的头像(央广网发 戈依依供图)

编辑:郑楚豫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