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士选晋:真本事才是通行证

■张国刚 解放军报记者 陈利 李由之

第71集团军某旅军士带头冲锋在练兵备战一线。李 森摄

看清未来方向,稳步走好当下

二级上士杨子豪看清了自己的发展路径,上等兵邵振新也在朝着梦想的方向努力奔跑。

作为大学毕业生参军入伍,邵振新有着比同批战士更成熟的心智。新兵阶段,他就开始思考规划自己的军旅生涯。“七尺男儿进军营,谁不是怀抱一腔热血,梦想干出一番事业?”然而,年轻的他也常问自己,“未来的路怎样才能走得稳、走得远?”

新的士兵制度给了邵振新一盏指路明灯。他借阅学习了政策文件,聆听专家解读、请教机关干部,了解掌握新制度释放的政策红利。以此为基础,邵振新给自己设计了一张职业发展路线图——里面明确标注出,从义务兵到一级军士长,每次晋升需要具备的能力、满足的条件和相应的政策依据。

成功的路上,方向和努力同样重要。手捏这样一张表,邵振新动力十足。邵振新说,他现在已经将这一大目标,分割成了一个个阶段性小目标。“当前5年干什么,下个5年干什么,自己心里都很清楚。”

在东部战区某保障大队,邵振新的成长经历并非个例。一直从事兵员工作的干事周春佳告诉记者:“以前我们常说,革命战士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新的士兵制度告诉我们,认清自己是块什么样的砖,才能让组织把自己往更适合的地方搬。”

一级上士陶志远一直在为接受组织的挑选准备着。经过层层考核选拔,陶志远从作战部队的普通一兵,进入战区某保障大队,成为保障联合作战指挥的一名军士骨干。

新的身份,很快给陶志远带来了沉甸甸的压力。

陶志远至今记得,第一次参加实兵对抗演练保障时的情景。作为装备信息室计算机技师,陶志远需要实时更新己方部队的数据信息,辅助指挥员掌握部队的作战状态,实施精准的调兵遣将。

尽管做足了准备,整个演练下来,陶志远还是“一路跌跌撞撞”。

“以前,我只要操作好手中装备,就能胜任岗位。现在,作为联合作战指挥链条上的一环,兵种兼通、主动入局是必备素质,能力需要更复合,视野也要更开阔。”面对即将到来的新一轮军士选拔竞争,陶志远开始发起新的冲锋。

负责运维联合作战指挥网站的战士田皓羽,在学习完新的士兵制度后,选择了考学深造。在他看来,风物长宜放眼量,只有让能力素质走在岗位需求前面,才能在军营里行稳致远。

如愿考上心仪的军校后,田皓羽鼓励身边的战友们:“新的士兵制度明确了不同类型岗位的发展路径,我们每个人都可以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路。方向已经标定,大家唯有努力前行。”

打开成长空间,服役更加安心

联合作战值班室里,图像处理技师、一级上士耿金领正在心无旁骛地标绘战场态势图。

“心无旁骛”一词,是耿金领在了解清楚新的士兵制度关于延期服役的政策后,第一时间在脑海中蹦出来的词。用他的话说,就是干工作更踏实、更顺心了。

从2018年选调进战区某保障大队,耿金领一直在任务一线摔打历练,个人连续值班时长名列全部值班席位前三名。

数据的背后,凝结着耿金领努力的汗水,也见证着他业务技能的实力。一次,应对某突发情况,耿金领为指挥员决策提供了有效的辅助支撑。

把青春和热血奉献给军营,留队也成了耿金领一直以来的心愿。然而,由于他所在的保障大队三级军士长已经满编,今年年底即将满服役期的耿金领,认为自己将不得不脱下军装,心里一度很失落。

新的士兵制度中“4+X”延期服役政策,给了耿金领一条新的出路。耿金领重新拾起了留队希望,“这就意味着,在以后的延期服役时间里,只要队里有三级军士长的编制空出来,我都能申请选晋。”

与耿金领一样,某保障大队汽车班班长、一级上士李永,也一扫之前的担忧:“对我来说,新政策的出台是人生的一件喜事。”这几年,随着军人福利待遇越来越完善,李永把长期服役当成了军旅目标,苦练驾驶本领,成为单位里技术精湛的大客车驾驶员。

正如副队长关志廉评价的那样:“战区机关大项演习、专项演练任务不断,每次遇到保障任务,李永都是一个‘香饽饽’。”

然而,由于岗位编制所限,年底即将满服役期的李永来到“走”与“留”的十字路口。“新的士兵制度给了我延期服役的机会,虽然以后不能再晋升到更高级别的军士军衔,但能够继续留队服役,我很知足。”李永盘算着个人的“小账”,关志廉却算了一笔大账:“别小看延期服役这几年,对单位而言,不仅是保留了成熟骨干,他又能带出多少徒弟,为单位培养多少人才?”

“适量超编储备、逐步增加中高级军士比例、‘4+X’弹性服役等举措,有利于延揽保留高素质人才,培养锻造更多的兵教头、兵专家、兵工匠……”东部战区政治工作部领导告诉记者,与原来满服役年限后“非晋即退”不同,如今军士们有了更灵活的留队选择,扎根军营的信心足了,谋战、谋强、谋打赢的追求也更加坚定。

在某保障大队,测绘技师、一级上士闫阁轩一直被战友们称作“创造”地图的人。“作战地域、作战环境、作战样式不同,对地图要素的需求也各不相同。”闫阁轩解释说,他的工作就是根据上级指示,从基准地图中筛选出需要的要素,再按照规定的比例尺合成一幅新图。

听起来似乎容易,其实对专业技能要求极高。“这幅图的山川植被,那幅图的水系河流,再加上道路桥梁等,每一个要素都要精准地呈现在一幅新图上,没有长期的经验积累和任务历练,很难胜任岗位。”队领导原本担心,今年满服役期的闫阁轩会有“思退思转”的想法。有了新的士兵制度托底,闫阁轩也向队领导交了底:“没有晋升军士长的名额,我就选择延期服役,后路不愁,自然要撸起袖子加油干。”

正向鞭策激励,行稳终将致远

选改之前努力干、选改之后歇一歇的日子,如今一去不复返了。

采访中,某保障大队领导给记者打了一个比喻:战士们在军营里成长成才,就好比一场马拉松比赛,获胜的关键不在于某个阶段的瞬间爆发,而在于始终保持高速前进,行稳才能致远,“新的士兵制度贯彻了全程发力的思想,不只是保留人,更培养人、鞭策人”。

他进一步解释,以前不少战士喜欢把“2、5、8”挂在嘴边,认为只有服役时间到了这几个年头,才是军旅生涯的关键时刻,需要努力拼一把。现在,全程选拔、全程淘汰、训鉴选用硬性挂钩的制度设计,优秀者优先的鲜明导向,给大家带来的本领恐慌感越来越强,凭实力晋升成为共识。

说起变化,某保障大队战士傅健尊有着切身感受。作为文书,傅健尊一直负责统计连队官兵参加军事职业教育的情况。他告诉记者,以往,不少人都是等到上级检查前,才开始补课刷成绩。“现在,大家更看重学习效果,因为只有真正把知识点学懂弄通,才能让自己参加职业技能鉴定时更有底气。”

新的士兵制度明确,义务兵选改军士,应当完成预选培训;军士选改晋升,应当取得相应级别的技能等级资格。条件清清楚楚,战士们心里明明白白,“要想留队发展,第一关就是顺利通过技能等级鉴定,而鉴定考核光靠参加培训时的短期突击不现实,平时积累、任务历练才是成功的关键”。

这也给部队战斗力建设带来了新气象——

大项任务中,年轻的面孔逐渐多起来,一些初级、中级军士踊跃参与、勇挑大梁。某保障大队中士包宏飞,多次在重大突发情况处置中表现出色。他说:“以前总躲任务,害怕干不好、出岔子,想着有老班长‘顶’在前面,自己‘打下手’就行。现在,军士晋升每一级都有严格的标准条件,熬资格没出路,真本领才是通行证。”

包宏飞成了队里开展实岗实训、轮岗强训、教育专训的榜样。年轻队员们开始向他看齐,队领导也鼓励大家多值班跟情况、多参与特情处置、多在实战岗位上磨练摔打。

个人想进步,组织搭梯子。为进一步激发士兵提升能力的自觉性,战区机关和各保障大队还定期组织各席位值班资格认证,对考核合格者给予通报表扬,发放资格证书,并在重大任务中重点挑选使用,任务经历作为军士选改晋升的优先条件。

表现好的晋升快,能力强的机会多,贡献大的安置好。采访中,士兵们普遍反映,新的士兵制度让大家学战练战意识进一步加强,向战为战的担当更加自觉。

晨曦初露,营区小道上,邵振新奋力奔跑着;午后时分,杨子豪坐在计算机前,认真跟学报名的慕课课程;夜色如墨,耿金领坚守在战位上,对着实时更新的战场态势图,总结标绘技巧……

编辑:刘卓含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