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晓平,解放军出版社副总编辑、编审,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报告文学委员会委员。自1991年从军以来,他爱岗敬业,勤奋钻研,在新闻采编、图书出版及历史写作领域作出突出成绩,先后出版诗集、散文集、文学评论集、长篇小说、报告文学、传记文学等30多部,获评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中国出版政府奖优秀出版人物奖,荣立三等功4次。他撰写的《红船启航》《人民的胜利:新中国是这样诞生的》《光荣梦想:毛泽东人生七日谈》《中共中央第一支笔》《世界是这样知道长征的》等作品,策划编辑的《小汤山日记》《城门》等图书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鲁迅文学奖、国家图书奖、中国文艺评论奖、茅盾文学奖入围奖等20多项全国全军性奖项。

丁晓平近照(本人提供)

儿时的作家梦 照亮军旅之路

“1993年,备考军校期间,我正在补习班学习,突然就发现《人民日报》上刊登了我的一首诗,当时非常激动。”

三十载光阴弹指过,未曾改变的是初心。日前,记者在解放军出版社采访了著名军旅作家、评论家、文史学者丁晓平。他身材挺拔、戴着大校军衔,言谈举止间既有军人的刚毅,也透着学者的儒雅。谈起自己的文学创作之路,丁晓平感慨地说,很幸运高中毕业后选择从军,让自己圆了从少年时起就根植心底的英雄梦和作家梦。

丁晓平:我1971年出生,那是落一片树叶都能掉在一个诗人头上的年代。当一名作家,是我少年时代的白日梦,很单纯,也很美好。之所以选择当兵,是因为每一个少年心中都埋藏着报效祖国的英雄梦。那时候流传着一句话,当兵后悔三年,不当兵后悔一辈子。我记得,当兵那天是1990年12月13日,天下着小雨,村里的乡亲敲锣打鼓把送我到镇上。当时,坐车从我的家乡怀宁到安庆,再坐轮船到武汉,再坐火车到洛阳,这一路上接兵队伍的广播稿都是我写的。到新兵连以后,整个连队的材料、鉴定、表格、总结、黑板报……凡是与文字打交道的任务,都是我承包,算是一个“小笔杆子”。

新训结束后,“小笔杆子”丁晓平来到青岛,在原北海舰队航空兵后勤部政治处当文书。工作之余,他依旧喜欢看书、写作,也经常有文章被报纸、杂志刊发。1993年,他创作的诗歌《中国水兵》登上了《人民日报》副刊,22岁的战士丁晓平一下子成了部队小有名气的“水兵诗人”。

丁晓平:尽管我是海军部队的战士,却从没下过海,是海军航空兵,却从没上过天,但是我心中向往的生活在海上。当时我还写了很多关于南沙的诗歌,遥望着那一片南中国海,我的心中充满了诗意。当时我们部队驻在青岛,在那里我入了党。因为写作方面成绩突出,我荣立了三等功,喜报还寄回了家乡。更重要的是我开始有了新的梦想,我要报考军校,成为一名军官。

1993年,丁晓平如愿考上原南京政治学院新闻系。军校期间,上课、训练、读书、采访、写作几乎是丁晓平生活的全部。因投稿数量多、质量高,他被多家报纸杂志评为优秀特约记者。在南政院的那三年时间里,除了采写新闻报道外,他还在《解放军文艺》《芳草》等近百家报刊发表了多篇小说、散文、诗歌和报告文学。

丁晓平:我本来就是个很自觉的人,也很自律。在军校,我更加勤奋。除正常的训练、上课外,我在南京的三年时间里,基本上没有出去玩过,就是和自行车、笔、稿纸打交道。给我印象最深的,那时候我经常一到周末就骑着自己买的一辆破旧自行车,在南京城的大街小巷穿梭,去找线索、采访、写稿。我觉得,搞新闻的人一定要有新闻敏感性,抓新闻要有触角、有预见性、有判断,要见微知著,具备深度挖掘故事背后新闻的能力。比如,我在南京《扬子晚报》上看到一则非常小的消息,报纸上可能只有几百字,但我认为,这个内容可以写出五六千字,甚至一万字,我们就去深入采访,做深度报道。

一部传奇之书

敲开党史写作之门

大学时光,不仅锤炼了丁晓平的写作能力,更让他跳出自我情感的空间,看到了更加广阔的社会现实。2000年,丁晓平迎来人生又一个重大转折,调入解放军文艺出版社担任编辑,实现了从业余作者向职业编辑、出版人的转变。丁晓平刚到出版社不久,就凭借独到的眼光挖到了自己进入出版领域的“第一桶金”,编辑校订再版了传奇之书《毛泽东自传》,并由此真正开启了仰望历史、仰望群星的漫漫征程。

丁晓平:我在家里看报纸,无意中看到《西安惊现64年前的毛泽东自传》这一篇报道。凭着职业的敏感和好奇心,我认为,我作为编辑应该重新再版这本书。那时候家里没有电话,也没有手机,我就借别人的电话,打了30多个长途电话,中间经历了很多曲折,终于在茫茫人海中找到了这本书的收藏者。我向领导汇报这一情况后,当天就坐飞机去了西安。

记者:从发现到去西安,这中间的联系花了多长时间?

丁晓平:一天时间吧。比如今天晚上发现线索,第二天下午我就出发去了西安,并且见到了收藏者本人,他还是一名军人。和他商量了好几次,但他的家人都觉得这本书非常珍贵,不能随便给人,后来我的真情打动了他。我对他说,我们出版社下一步要怎么做,我们的目标是什么。当时我拿着这本书在西安的酒店里住了三天,都没出门。

《毛泽东自传》是中国革命史上极其珍贵的重要文献和历史文物,也是唯一以自传形式正式出版的毛泽东传记。2001年成功再版后,很快就成为红极一时富有传奇色彩的畅销书,但随之而来也出现了各种质疑,甚至还冒出不同版本的《毛泽东自传》,相互争论着谁才是最早的版本。面对这些质疑和争论,丁晓平利用七年时间寻根溯源,研究考证,出版了专著《解谜〈毛泽东自传〉》和《世界是这样知道毛泽东的》,为这部被誉为“中国出版史上的神话”的传奇之书写了“传记”。这也标志着丁晓平的创作道路从纯文学写作转向了历史写作,尤其是党史写作。

丁晓平:我就是想研究《毛泽东自传》到底是怎么来的,为此我花了7年多时间基本上算搞清楚了。《毛泽东自传》这本书也引起了我对埃德加·斯诺的兴趣,开始研究他。通过了解埃德加·斯诺与中共领导人长时间的交往情况,可以看到我们国家的历史、我们党的历史,看到中美关系的历史,看到国际风云的变化,这使我开始进入到党史领域的写作。后来我越钻研越有兴趣,越感觉自身有一种天然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觉得做这方面的创作,非常有意思,也非常有意义,所以就喜欢上了党史方面的写作。

用丁晓平的话说,党史领域的写作带给他知识、智慧、力量,还有惊喜,也让他对历史题材的写作有了越来越浓厚的兴趣,和更加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2009年,恰逢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那时,社会上有一些否定五四运动的声音,这引起了丁晓平的关注,他想要探寻真实全面的历史,让人们真正了解五四运动,从而激发出爱国热情。于是他夜以继日地查阅整理史实资料,倾注大量心血创作出版了《五四运动画传:历史的现场和真相》。

丁晓平:五四运动给我们最大的启示,就是“觉醒年代”到底让人们觉醒了什么?就是让每一个中国的知识分子和知识青年懂得了,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从研究五四运动开始,我就发现20世纪的中国历史,每隔30年就有一个大的转折。当我们聚焦于1919、1949、1979这三个特殊的年份,就会发现一种规律,看到20世纪中国历史的变迁,也让我感到历史很神奇,像剥洋葱一样,一层层剥开,里面有很多秘密等着去发现。

2012年,丁晓平以在民间发现的第一手原始档案史料为依据,深入调查采访和研究,历经4年时间撰写出版了《王明中毒事件调查》,首次还原了尘封70年的“王明中毒事件”真相,戳穿了歪曲诋毁中共历史和毛泽东的“第一谎言”,澄清了困扰党史界70年的谜案。

丁晓平:这是我作为一个业余的党史爱好者,为我们党的历史做了一点小小的贡献,到现在为止我也感到很开心。《王明中毒事件调查》这本书出版以后,曾经有人在新浪网开了一个博客,只发了两条一模一样的博文,专门攻击我、骂我,说“丁晓平,你和你的老婆孩子去吃砒霜吧”,也很有意思。

记者:您看到这样的评论是什么感觉?

丁晓平:我一笑了之。为什么呢?我认为我写的东西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如果你认为我说的观点不对,可以反驳我,但到现在为止,并没有反驳我的观点。

记者:我觉得您好像一个侦探,把那些尘封的、人们不完全了解的历史揭开了给大家看。

丁晓平:你这么说,我非常赞成。我认为,历史写作是一个冒险的工作。历史写作者就是一个探险者,但是它又像考古工作,在不断地发掘。我认为,我有这种使命感,就是想把一段历史写得完整、好看、有趣,尤其是党史写作就要坚持真实、严谨、好看。所以20年一路走过来,我一直坚持重大历史题材的写作,越研究历史,越让我感到真实比虚构更精彩。

嘴巴里没有谎言 眼睛里没有黑暗

丁晓平(左)接受总台军事记者采访

“‘嘴巴里没有谎言,眼睛里没有黑暗。’眼睛里没有黑暗并不是说世界没有黑暗,而是我们要看到光明。嘴巴里没有谎言,也不是说没有善意的谎言,而是我们要真实地活在这个世界上,要做一个真实的人。”

日前,记者来到军旅作家丁晓平的办公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挂在墙上的书法作品,上面写着“嘴巴里没有谎言,眼睛里没有黑暗”。

丁晓平告诉记者,这句话可以说是他做人、做事所坚守的一个准则,尤其是作为一个历史写作者,更要做到“心向光明、实事求是”。他很欣慰地说,这二十多年来,从写五四运动,到写胡乔木,再到王明中毒事件的写作,他一直在探索,在积淀,不仅获得了历史写作的方向感、历史感、使命感,也真正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文学、历史、学术跨界跨文体写作”的道路。

丁晓平:在创作实践上,历史写作最大的难点,就是如何在人人都知道结果的情况下,让故事依然保持新鲜和悬念,在推陈出新中无限接近和抵达历史的现场与真相,让人们都能在历史上看到新意,读出新思想,获得新启迪,从而增加前进的勇气和力量。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尽管历史写作有它特殊的难度,但丁晓平却凭借思想、智慧和才情,还有勤奋钻研的劲头,二十多年如一日默默耕耘,取得了突出成就。2022年,丁晓平创作的长篇报告文学《红船启航》荣获第八届鲁迅文学奖和第十七届文津图书奖。谈起这部作品的创作,丁晓平坦言,越是重大题材越难驾驭。受领创作任务后,他在深入嘉兴实地采访后,受困于创作思路,半年都没有动笔。那个过程很艰难,也很痛苦。

丁晓平:在嘉兴的10天10夜,晚上也采访,有时候采访到十一二点。采访回来以后,我有半年多时间不敢动笔。这么重要的任务,时间那么紧张,我不知道怎么写。后来我看到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担任浙江省委书记时在《光明日报》发表的一篇文章,题目是《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这篇文章给我很大的启发。其中有一句话打开了我的灵感之门,那就是“红船劈波行,精神聚人心”。我看到这句话的时候,你知道是什么感觉吗?两个字——顿悟,我就明白了这本书要怎么写了。上卷“红船劈波行”,写党的创建史,写党的初心、写党心,下卷写从毛主席、董必武、邓小平,到习主席关心南湖革命纪念馆、关心红船建设发展的历史,和嘉兴人民在伟大建党精神、红船精神指引下不忘初心、努力奋发,写的是民心。党心和民心相结合,穿越百年,看到了最美的是初心,这就是我写的红船精神。

思路一旦打开,所有烂熟于心的史料都开始各就其位,丁晓平文思泉涌,仅用三个多月就完成了40多万字的报告文学《红船启航》。在这部作品中,丁晓平以沉稳的语调和深情的叙事,用尽可能接近本真的视角激活历史密码,通过扣人心弦的情节进行铺陈,带领读者进入历史现场,使得那段影响中国命运的峥嵘岁月穿过百年风云,被生动、鲜活并深刻地呈现出来,打动了无数读者,有力弘扬了伟大的建党精神。

丁晓平:我觉得,我写每一部作品并没有感觉到多么累,但是它也绝对不是轻轻松松的,其中都有很多艰难。就是因为你热爱,你就不觉得它苦,也不觉得它寂寞。它是你的梦想,那是一个高度。无论做什么事情,你总要有一个目标,不达目标不罢休,只有向前,不能后退。稿纸是土地,笔是锄头,土地不会欺骗勤劳之人,稿纸也不会。

重大历史题材的写作就好像“戴着镣铐跳舞”,很多党史事件、党史人物是一些作者不想甚至不敢碰触的领域,但丁晓平却在真实、严谨、好看的历史叙述中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丁晓平说,历史写作者不仅需要耐得住寂寞,甘于坐冷板凳,还要有大格局、大视野和大情怀。在《红船启航》下卷,有一段300字的注释,是关于毛泽东后来是否去过嘉兴的内容。而为了这短短三百字,丁晓平利用七天时间通宵达旦地整理出5万多字的史实资料。

丁晓平:建设南湖革命纪念馆的这段历史,没有公开披露过,所以这些内容都需要考证。像毛主席去没去过嘉兴,他乘坐的火车有没有在嘉兴停过?为了证明这一点,我后来写了一个短短300字的注释,但为这300字的注释,我花了整整一周时间翻阅了《毛泽东年谱(1949-1976)》的每一页,列出了一个表。毛主席几月几日离开北京、目的地在哪、经过哪、乘坐什么交通工具、什么时候回京。我仅整理这些内容就整理了5万字,而最后落到书中的只有300字的注释。这些都要考证,这样的调查研究才能做到严谨性。

记者:这些工作都是您自己完成的吗?

丁晓平:有好多人问过我,晓平,你写了那么多书,是不是有人帮忙?好多人还有疑问,但我所有的工作,尤其像时间、年代等这么多资料的收集整理,就是我自己来完成。

记者:您没有一个助理吗?

丁晓平:没有,全部是自己做。这是我必须要做的,自己的思维永远在一个频道上,自己做到哪一步、走到哪个地方,思路不会断。

仰望历史一片赤诚

强军文化使命在肩

历史的天空,群星闪耀。而在丁晓平看来,他自己就是那个怀抱着敬畏之心、仰望之情去创作,去扛起“还原历史,美好生活,照亮未来”重任的追梦人。20多年来,丁晓平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执着地跋涉在重大历史题材写作的征程上,创作出一部又一部精品佳作,荣获了一个又一个大奖。采访间隙,记者翻看着丁晓平利用业余时间创作完成的30多部著作,心中深感钦佩的同时,也有疑问,他创作的时间究竟是从哪来的?丁晓平笑着回答说,有首歌叫《时间都去哪了》,其实只要自己真心想做,全力以赴去做,时间总会有的。

丁晓平:我是利用业余时间在写作,基本都是晚上和周末时间。历史、文学的创作和我从事的军事出版工作相互补充,相得益彰。我是职业编辑,编辑工作必须做好,不能为了自己的业余爱好,把自己的主业弄丢了。在编辑工作上,我是比较称职的,出版领域几乎所有的大奖都拿到了。我的习惯就是读书、思考、写作,就像每天吃饭、睡觉一样。如果哪一天我没有读书、没有写作,我就感觉这一天空落落的、心里不踏实。我没有太多的业余爱好,社交也比较少。因为我自己还有很多梦想没有实现,我有很多自己设定的写作任务没有完成,没有完成,我就觉得对不起我自己的使命感。尤其是党史、历史的一些重大选题,我越研究它,越觉得它重要,我应该尽快地趁自己身体还比较强壮的时候,把它写完。

今年是丁晓平入伍的第33个年头,回望这一路的成长与跋涉,丁晓平动情地对记者说,是军营增长了他智慧和知识的厚度,是军装增加了他做人做事的高度,没有军队的培养,就没有他的今天。作为一名军旅作家,他会始终做到姓军为兵,努力创作和出版更多的精品力作,为打造彰显时代精神、支撑打赢胜战的强军文化作出自己的贡献。

丁晓平: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挑战,所以对个体生命而言,必须要有坚定的信仰、信念、信心。你在中国的土地上长大,你要爱惜自己的历史,像爱惜自己的羽毛一样。文化是我们的血脉,是我们的红色基因。我觉得,对部队来说,就是我们的战斗精神,也是根植我们内心最深处的、最深厚的、最有力量的底气、志气、勇气和豪气。新时代伟大的强军事业更需要强军文化的支撑,需要更多优秀的文艺作品来鼓舞士气、激励斗志。

(央广网·军事频道 记者:胡晶 胡涛 段懿俊 播音:徐佳慧 宋波)

编辑:刘卓含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