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6月1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报道,今天是“六一”国际儿童节。网络时代,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成为“互联网原住民”。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一项调查显示,33.4%的青少年不同程度地对“我不能忍受没有手机”表示同意。这说明很多青少年可能已对手机产生心理依赖。同时,有超过1/3的青少年可能因使用手机而影响了学习和生活。中消协报告则指出,当前,未成年人网络沉迷和网游低俗化现象有待整治。

游戏防沉迷系统仍能被孩子绕过

家长:“也不睡觉,也不吃饭,天天在家里玩游戏;也不学习,老师管不了,家长也管不了。”

家长:“道理,他全都懂;他自己也知道不要在这件事情上花太多的时间。但确实连大人都没有办法控制的事儿,让十岁小孩自律,是很难很难的!”

家长:“十岁左右小孩超级聪明,在你不经意之间,他就拿到手机了。我都搞怕了,把手机放在单位,都不能让他碰到手机。”

提起沉迷网游和短视频的孩子,家长们除了无奈还是无奈。虽然被称为“史上最严游戏防沉迷新规”的政策落地近两年来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听着家长们无奈的叹息,我们仍然止不住地要问:面对网游和短视频沉迷,今天我们怎样“救救孩子”?

《2022年中国游戏产业未成年人保护进展报告》显示,各大游戏企业升级游戏防沉迷系统后,未成年人游戏总时长、消费流水等数据大幅减少,七成以上的未成年人每周游戏时间被控制在了3小时以内。某企业未成年人家长服务平台的客服人员也透露:“今年最新的数据显示,未成年人的游戏时长和流水仅占我们本土市场游戏总时长的0.4%和总流水的0.7%,较三年前同期分别下降了96%和90%。”

96%和90%!这样的降幅不可谓不大。那为什么还有家长对孩子游戏沉迷问题望之兴叹呢?究其原因是游戏防沉迷系统并非“滴水不漏”。比如有家长就抱怨,孩子偷用成年人身份证注册,轻松绕开防沉迷约束。

家长:“他也知道父母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拿大人的身份证号注册游戏账号,骗他妈妈看一下手机,都有漏洞的,根本都防不住。”

除了偷用家长身份证号,不少未成年人还四处租借账号玩游戏,催生出租借、买卖游戏账号帮助破解防沉迷系统的灰色产业。初一学生小李毫不遮掩地说,她身边很多同学都在玩一款热门网游,通过租号避开了“一周只能玩3个小时”的限定。

小李说:“租号玩了半年网络游戏,租不同的角色和皮肤,一直畅通无阻,从来没有被要求人脸识别过。” 

网络购物平台的商家也违规给这些孩子大开方便之门。小李说,她经同学介绍,在某网络购物平台租号时,商家根本没有确认她是不是未成年人。“商家没有问我年龄。需要填写成年人姓名和身份证,我记得我妈的身份证号,就填上去了。同学们都是这么干的。如果不知道家长身份证号的,网上也能买到成人身份证号。”

无论是偷用家长身份证号,还是租用游戏账号绕开防沉迷系统,背后的根本原因是:一些平台从租赁账号到登录游戏,整个过程都不需要人脸识别。因此,家长们建议“在注册游戏账号和使用账号玩游戏的过程中增加人脸识别技术的使用频次”的呼声越来越高。

但深度参与了《北京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修订调研的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研究员李静雯说,这在技术上可行,但在实践方面还有一定障碍。

李静雯介绍:“因为人脸是属于个人信息,如果过度识别的话,可能会对大众的个人信息安全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在是否能够再增加人脸识别频次方面,除了要考虑技术层面因素之外,还要考虑个人信息安全性问题。”

在互联网技术快速进步和应用场景极大丰富的今天,孩子们离不开网络已是既成事实。孩子的身心健康是百年大计,互联网企业要融入时代洪流,更要放眼未来世界。因此,平台加强网游监管,治理网游账号租售,变得迫在眉睫。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表示:“他们可能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对方是未成年人,还向未成年人租借或销售游戏账号的话,主要目的就是逃避平台的监管,逃避包括未成年人保护法和网络安全法等在内的法律规定。一旦发现有出租账号或者把账号转让给未成年人的行为的话,我觉得还是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去处理的,这一定是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如果这个行为非常严重的话,还可能涉及刑法的罪责——‘非法经营罪’。”

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研究员李静雯也呼吁:“社会大众更应该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向未成年人出售游戏账号和一些个人信息的话,你可能就侵犯了他人的个人信息安全,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青少年模式”内容匮乏缺乏吸引力

除了网游沉迷,短视频沉迷也不可小觑。《2022中国游戏产业未成年人保护进展报告》显示,大约65%的未成年人在游戏受限后,转投短视频平台。“按下葫芦起了瓢”,感觉短视频的推荐算法在跟自己“抢”孩子的家长也不在少数——

家长:“大数据老是推送给你,喜欢游戏就一直给你推送游戏,拿到手机就是没完没了地刷短视频,还有啥时间学习啊?”

家长:“网络充斥短视频,很多时候会推送一些这么大的孩子不应该看的东西。他出于好奇心也好,不小心点到也好,总会有机会看到这些东西,家长很头疼。”

当前,短视频内容丰富、方式新颖,既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心,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他们长知识。但基于使用习惯的推荐算法却很可能把孩子们锁在“信息茧房”里。

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主任佟丽华认为,应该有更明确具体的规定,打破普遍存在的“信息茧房”效应对未成年人的影响。“‘信息茧房’效应,一方面带来了未成年人信息的片面化,影响了他对世界、社会的认知;另外一方面,有时推荐的内容不利于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

为打破“信息茧房”效应,6月1日正式生效的《北京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要求“提供人工智能和算法推荐服务应便于未成年人获取有益信息”,对此,李静雯解读:“App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有客户黏度,设计的时候可能就是要吸引大家去使用。一些企业目前也在反思,未成年人未必适合这样,因为他自身的自制力比成年人弱。所以在算法推荐方面,我们明确规定,一旦识别为未成年人,可以推荐一些健康、积极、向上的信息,不要再推送不适合他的话题。”

在一些家长与算法“抢”孩子的同时,也有家长把孩子推给了短视频。因为对孩子陪伴少,家长把手机和电脑作为孩子的“电子保姆”的现象比较突出。中国传媒大学国家传播创新研究中心教授张磊认为:“它的问题主要出在使用上,我们身边可能都不乏这样的例子,家长们为了求得一时清静,就把设备丢给孩子,充当电子保姆,这时候家长自己就希望孩子沉浸其中。因此,不打开青少年模式,或者把密码告诉孩子就成为常态。”

短视频带来的短暂快感容易让孩子沉迷其中。礼悟教育联合创始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年海巍提醒:“孩子动用感官越多的游戏,越能够促进孩子的大脑发育,像短视频这种电子产品,其实是被动式接受。如果长时间使用,不但不会锻炼孩子的专注力,反而还会破坏孩子的专注力。”

为预防青少年短视频沉迷,2019年至今,多家短视频平台推行了“青少年模式”,对使用时长、使用时段、使用功能进行严格限制。但被一部分青少年和家长吐槽内容匮乏,有“鸡肋”之感。

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研究员李静雯分享了自己在学生群体中的调研感受。“未成年人之所以不愿意用‘青少年模式’,一个是因为内容池丰富度不够,另外还因为‘青少年模式’年龄段划分不那么细致。0-6岁孩子喜欢看动画片,大一点的孩子,比如高中阶段的孩子可能就对物理实验、生物实验感兴趣。一些孩子反映,‘青少年模式’不太满足他们日常学习知识的需求、探索的需求,因为里面的很多功能被限制了。”

对此,中国传媒大学国家传播创新研究中心教授张磊提出了“青少年模式2.0”的设想:“我设想中的‘青少年模式2.0’具有两个特征。第一,家长们和青少年共同使用,共同学习互联网上的有益内容,使它成为亲子同乐的产品;第二个特征,它是线上线下结合的,它应该让青少年获取网络知识以后,转化为线下的实践行动。比如看了一个科普短视频,去做一个小实验;或者听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就去读一本真正的历史书。这些也有赖于新技术的支持。”

培养孩子网络素养像文化学习一样重要

从游戏成瘾到短视频成瘾,再到未成年人网络直播打赏“出手阔绰”,网络沉迷花样翻新,几乎防不胜防!在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张洪忠看来,防沉迷的路千万条,培养孩子的网络素养是第一条。

张洪忠说:“推荐算法很多时候是依据个人的使用偏好,家长和老师要做好青少年网络素养的培训。让青少年知道如何使用互联网,如何来识别互联网里面有用的信息,如何利用互联网来帮助自己成长。把对青少年网络素养的教育落到实处,它像语文、数学、英语等文化课一样重要。”

此外,从儿童心理角度来看,关爱是治愈网络沉迷的良药。《短视频与青少年发展研究报告》也提到,造成青少年网络沉迷的原因主要包括较大的心理压力、匮乏的社交关系、低质量的同伴依恋、幸福感缺失的家庭氛围、低水平的学校教育等。

对此,礼悟教育联合创始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年海巍给出了7条预防孩子沉迷网络的建议:“第一,父母与孩子之间一定要有一个非常牢固的亲子链接,简单来说,就是让孩子喜欢你,愿意跟你一起玩;第二,营造积极的家庭氛围,加上高质量的陪伴。我们要先放下电子产品,没有工作,没有烦恼,全神贯注地陪伴孩子,做孩子喜欢的事儿,10分钟到30分钟都可以;第三,在教育方式上,减少命令的语言,更多鼓励的语言;第四点,给孩子机会参与和锻炼生活技能,幼儿园开始到青春期,逐渐放手让他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儿,这样孩子才能对生活充满热爱;第五,让孩子生活丰富起来,如果孩子在这段时间不打游戏,他可以做什么让他觉得有兴趣的事儿?不可能所有的时间都学习!比如:做手工、拼图、搭乐高等等,他的时间就会分配给不同的自己喜欢的事情;第六,培养孩子1-2个运动爱好,尤其是男孩子,如果运动爱好长期坚持到青春期,你会发现它会很好地帮孩子释放精力、帮他们减压;第七,就是帮助孩子提升学习技能,这是个长期的工作。我们跟孩子有链接,我们知道孩子需要什么,我们跟孩子一起合作,看他怎么解决问题?比如说:电子产品如何管理?学习计划怎么安排?需要孩子自己去做专属于他的管理,我们只做支持者。支持者是什么?不是监督你,而是在你需要帮助的时候,我鼓励你,和善而坚定地坚持底线,跟孩子配合。这样,孩子的能力就被培养起来了。”

网络游戏和短视频不是洪水猛兽。网络时代,它们在智力培养、科学知识、文化艺术、运动体育等领域,为孩子们提供了较丰富的内容支持。善用数字技术不仅不会伤害孩子,反而会为孩子打开一扇通向更广阔世界的大门。技术本身是中性的,没有善恶,关键在于相关平台、企业及其从业者有没有善恶。“救救孩子”,让他们不陷入“沉迷”,固然需要家庭、学校以及孩子自己的努力,更离不开相关平台、企业及其从业者高度的社会责任感。非要“沉迷”的话,那也是让孩子们“沉迷”于学到知识、获得营养、丰富人生。

编审:陈爱海 王纪春 丁华艳

记者:胡波、赵巍、隋鹏、陈奕延

播音:刘畅

编辑:杜静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