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5月11日消息(记者卢海宁)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交易实况》报道,5月11日,国新办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保障粮食安全,端牢中国饭碗”有关情况。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局长丛亮表示,加快构建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如何端牢中国饭碗、守好大国粮仓?怎么让农民种粮卖得出、有钱赚?又该如何耕好节粮减损这块“无形良田”?对此,经济之声《财经态度》采访了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产业经济研究室主任钟钰。

夏粮收获在即,如何让中国饭碗多装中国粮?钟钰表示,关键要在增产能、提单产、稳价格与育主体四方面下功夫。从产能来看,试验田亩产水平高于种粮大户,而种粮大户亩产普遍高于散户,可见粮食产能提升潜力巨大。从单产来看,耕地和种子是关键,要从高标准农田建设与适应性品种培育两个方向来着力。同时,很多种粮大户希望粮食价格走势平稳。此外,还要给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更多政策上的支持,形成中国特色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如何守住农民“种粮卖得出”的底线?钟钰认为,首先要完善最低收购价政策,建立成本监测预警系统,进一步探索粮食收入保险。其次要建立对冲机制应对农资价格上涨,做好农资储备、农资信息供需对接与区域调配等。最后要用好“保险+期货”,及时锁定收购价格。

对于如何进一步健全粮食储备体系,做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钟钰认为,地方粮食储备库要不断向市场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围绕种粮农民在收、储、卖等环节的痛点难点,提供诸如清理、烘干、储存、加工、销售等社会化服务,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共建、多元互补的粮食安全储备结构。他还表示,目前各地在粮食收割环节节粮减损成效显著,一方面得益于农机装备技术攻关,收割机抛洒率显著下降,一方面得益于精准的气象服务。

编辑:赵亚芸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