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4月20日消息(记者卢海宁)在财政部召开的一季度财政收支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财政部预算司副司长李大伟介绍,2023年1-3月,各地在提前下达的新增债务限额内,发行用于项目建设的新增专项债券13228亿元。他还表示,财政部正在持续强化专项债券管理。

专项债券投后管理有哪些方向?如何把资金用在刀刃上?对此,经济之声《财经态度》采访了北京国家会计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李旭红。

当下为什么要进一步强化专项债券管理?李旭红认为,在此前专项债券的使用中,暴露出资源配置效率方面的短板以及项目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监管不到位的问题,造成了资金的闲置。今年进一步加强专项债监管,有助于进一步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率、促进经济增长。

财政部指出,将专项债券收支全面纳入预算管理一体化范围。李旭红认为,这将对专项债的使用与管理带来多重利好。

首先是有利于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可以实现专项债券与普通财政预算的统一管理,避免专项债券“以拨代支”“一拨了之”的现象,也有利于加强对专项债券的监督和管理,防止资金被挪用。

其次是有利于加强对专项债券项目的跟踪管理。专项债券一般用于大型的基础设施等长周期项目,将其收支全面纳入预算管理一体化范围,可以及时掌握项目的进展情况。

第三是有利于规范专项债券的使用。在预算管理一体化的范围内,专项债券的使用需要按照预算审核程序和审批程序等规定进行,可以有效避免不当或者滥用的情况。

最后,有利于加强对专项债券项目的风险控制。

财政部还提出,加强专项债券投向领域负面清单管理。该如何管好专项债券?李旭红表示,财政部搭建了全国统一的地方政府债务信息公开平台,地方政府定期公开债务限额、余额、财政状况与债券发行信息,以公开来促进风险防范。还通过完善信息化手段,对专项债券项目实行穿透式监测,提高政府债务管理水平,有效防范政府债务风险。

对于二季度专项债券的发行情况,李旭红预计,还将继续保持前置态势,发行速度有望进一步提升,但仍需注意风险管控,以确保资金的有效使用。

编辑:杨璇铄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