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3月21日消息(记者李硕)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交易实况》报道,瑞士第二大银行瑞士信贷被收购事件持续发酵,引发全球市场震荡。因业绩不佳以及内控缺陷,拥有百年历史的瑞士信贷银行股价接连暴跌,在瑞士监管部门推动下,日前以30亿瑞郎的价格被瑞士第一大银行瑞银集团收购。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家“百年老店”在不到一周之内走到如此境地,这又会对欧洲以及全球金融市场带来怎样的影响?经济之声《财经态度》采访了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连平。他分析,近期美国银行业爆发危机是触发瑞信事件的重要因素,这背后更深层的原因是美联储持续不断加息,导致全球金融市场的流动性出现波动并对银行业产生很大影响。

另一方面,瑞信本身也存在严重问题。2021年和2022年,瑞信持续经营不善,一直净亏损。近期它又被曝出内部控制存在巨大缺陷,这使得市场及其客户对其产生不信任,担心可能会出现违约风险从而引发恐慌性抛盘。

为了尽可能控制此次事件的消极影响,最终瑞士监管层出手推动瑞银收购瑞信。但不可否认的是此次事件的传导效应还会加剧。

连平认为,应对全球通胀,货币政策收缩是应该的,但收缩幅度及推进节奏需要谨慎。如何让货币政策在治理通胀过程中更好地发挥作用,美联储显然做得不够好。这波银行业危机在一定程度上和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有些类似。此次瑞士监管机构果断出手就是为了防止出现当年雷曼兄弟倒闭的情况,否则不仅对瑞士经济带来巨大冲击,还会对整个欧洲甚至全球的金融行业产生巨大影响。

此次事件给全球银行业带来什么启示?连平认为,首先是银行机构要稳健经营,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市场是有风险的,这一点至关重要。其次从监管来看,教训非常深刻。金融业监管不仅仅要盯住一些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还要兼顾对中小型银行的监管,要让整个监管体系和监管政策保持审慎的格局,要使金融机构的规模以及管理能够与实际金融风险控制的需要相匹配,这是未来长期需要考量的问题。

编辑:苏晓静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