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3月15日消息(记者李硕)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交易实况》报道,继硅谷银行宣布破产之后,美国监管机构再次宣布关闭另一家银行——签名银行,这是三天内美国宣布关闭的第二家银行。签名银行在美国排名第29位,拥有约1104亿美元资产,存款约886亿美元。而此前破产的硅谷银行则主要服务于科技型企业。截至2022年末,硅谷银行资产规模已达到2120亿美元。

这两家美国银行的相继破产引发极大关注,经济之声《财经态度》采访了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他认为,两家银行的破产使市场一直在等待的靴子终于落地。众所周知,美联储不断加息可能会导致金融风险,而市场一直在等待这种风险的出现。作为资产规模2000多亿美元的中大型银行,硅谷银行此前一直经营不错,在商业银行的细分领域有着很强的影响力。这样一家银行突然破产是多种因素叠加作用的结果,自然会引起市场极大恐慌。

此次事件和2008年引发全球金融危机的雷曼兄弟破产有何不同?曾刚认为,两者差距很大。首先资产规模上雷曼要大得多,其次雷曼是一个金融市场交易的重要节点,交易对手方和相关衍生产品价值在市场上超万亿美元。同时,它所有的交易对手都是金融机构,这就使问题会很快传导到别的金融机构,进一步演变成整个金融体系的风险。

但他也认为,尽管硅谷银行的主要客户并不是金融机构,但它对科创企业的生态影响会很大。

面对这一事件的发酵,美联储会如何应对?曾刚认为,由于目前金融风险已经上升,而且显性化了,如果再加息,可能会导致风险进一步加剧,所以短期之内,美联储应该会按兵不动。

曾刚表示,全世界的银行业都应该从中吸取教训。从目前关闭的这两家银行来看,都是在短期内扩张非常快的,过度的超常发展必然隐含风险。

编辑:刘婧苹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