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3月2日消息(记者夏青)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政府的“钱袋子”怎么管好,是大家都十分关心的重大课题。对这个问题,财政部的态度是,当好“铁公鸡”、打好“铁算盘”,以“政府过紧日子”换“老百姓过好日子”。

 

当好“铁公鸡”、打好“铁算盘”,这是财政部部长刘昆3月1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说的话。两个“铁”字,道出了财政部门管好政府“钱袋子”的决心。刘昆说,近年来我们坚持党政机关过紧日子不动摇,把财政资金的“好钢”用在刀刃上,重点支出的保障反而是强化了。刘昆介绍:“政府过紧日子不是短期应对措施,而是应该长期坚持的方针政策,要压减开支,腾出更多财政资源,支持地方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以政府过紧日子,换老百姓过好日子。”

在财政实践上,行政性费用、“三公”经费增加了,用于民生保障的支出就减少了。中央本级的经费增加了,用于对地方的转移支付资金就少了。刘昆说,下一步,财政部门将继续严格落实过紧日子的要求,包括“不让资金趴在账上睡觉”。刘昆表示:“当好‘铁公鸡’、打好‘铁算盘’,把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紧要处。我们将从严从紧编制预算,削减和取消低效无效支出,集中财力保障国家的重大战略任务。我们将把牢预算支出关口,从严控制部门预算追加调剂事项,除应急救灾等特殊事项外,原则上不出台新的增支政策。严禁超预算、超标准安排支出。我们将及时清理收回结余资金,不让资金趴在账上睡觉。”

政府过紧日子,但民生保障投入不能退步。刘昆说,2023年财政收支矛盾依然突出。在财政收入方面,我国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财政收入存在较大不确定性。而在财政支出上,科技攻关、乡村振兴、生态环保等重点支出刚性增加,养老、教育、医疗卫生等基本民生短板需要继续加强保障,支持区域协调发展,增强基层“三保”能力,转移支付也需要保持必要力度。“2023年财政收支矛盾依然突出,但我们不会在民生支出上退步,我们将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继续加大民生投入力度,尽全力为群众谋好事、办实事,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刘昆介绍。

 

热点一,土地出让收入减少,叠加债务集中到期压力,一些地方政府面临的财政紧平衡状况如何解决?

财政部部长刘昆:地方的财力和它本级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不是一回事,地方40%左右的财力来自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过去三年,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年均增长了9.3%,9.3%的增长幅度比地方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增长幅度高了6.8个百分点,这就有效弥补了本级收入的不足。从地方预算执行情况看,过去三年地方财政支出平均增幅达到3.4%,所以,是紧平衡状态,但也是总量增加的状态。

热点二,2022年全国减税降费超过4.2万亿元,创历史新高。这些减税降费“红包”今年如何延续又怎么完善?

财政部副部长朱忠明:我们将综合考虑财政承受能力和助企纾困需要,推动形成“水深鱼归”“水多鱼多”的良性循环。继续实施好已经明确的减税降费政策,扎扎实实把该减的税费减到位。同时,坚决打击偷税漏税骗税,坚决制止乱收费。对现行减税降费、退税缓税等措施,该延续的延续,该优化的优化。突出对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以及特困行业的支持。

热点三,提升消费信心很重要,释放消费潜力也很重要。关键是,怎么解决好不敢消费、不便消费、不愿消费等突出问题?

财政部副部长许宏才:一是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让老百姓有钱消费。千方百计扩大就业,依靠劳动创造收入。加大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调节,提高中低收入居民的消费能力。

二是支持增加适销对路商品供给,让老百姓乐于消费。鼓励有条件的地方通过现有的资金渠道对家电“以旧换新”、绿色智能家电下乡等予以支持。对于购置期在2023年的新能源汽车继续免征车辆购置税。降低部分优质消费品进口关税。

三是促进销售渠道和物流畅通,让老百姓方便消费。

编辑:高杨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