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月18日消息(记者胡波)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标准委)近日批准发布《老年人能力评估规范》国家标准,为养老服务质量设定了底线,划出了等级线,提供了参考线。

 

什么是老年人能力评估,评估在养老服务中能发挥哪些作用?通俗来说,老年人能力评估有点类似体检,体检的主要检查内容是人的健康或疾病状况,而老年人能力评估的主要内容是老年人独立生活的能力状况,这些能力包括老年人穿衣吃饭洗澡等自理能力、行走上下楼等基础运动能力、精神状态、感知觉与社会参与等能力。通过老年人能力评估,可以判断一个老年人生活能否自理、需不需要人照顾以及在哪些方面进行照顾等情况。

对此,民政部养老服务司副司长李邦华介绍,老年人能力评估是养老服务中一项非常基础性的工作,对提升养老服务工作的专业化、精细化、个性化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支撑作用。

李邦华表示:“‘一人失能、全家失衡’,失能老年人照护是刚需,是养老服务的重点,许多政策都主要针对失能老年人,在这个时候,老年人能力评估就如同政策‘守门人’,确保享受政策的都是符合失能条件的人。”

近年来我国养老行业的飞速发展,尤其是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行业标准已经无法满足当前养老服务行业发展的需要,在新的养老环境和形势下,《老年人能力评估规范》国家标准的制定出台,将老年人能力评估领域的标准层级由行标上升为国标。新国标和此前的行业标准相比,有哪些变化?全国社会福利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甄炳亮说,国标在原行业标准的基础上,对评估指标、等级划分方法等方面都作出了调整。

甄炳亮介绍:“在国家标准中,充分考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要,需要在等级上区分绝对功能完好和伴随潜在风险的功能完好的老年人,因为对于后者功能维护和预防失能的意义更为重要。而对于重度受损者,区别重度受损的严重程度,便于长期照护服务对接时,对重度失能保障对象失能等级的再划分。因此,本次国家标准将老年人能力分为能力完好、能力轻度受损(轻度失能)、能力中度受损(中度失能)、能力重度受损(重度失能)和能力完全丧失(完全失能)5个等级,较2013版行业标准增加了‘完全失能’的概念。”

近年来,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快速增长,全社会的老龄化程度逐步加深。截至2021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67亿,占总人口的18.9%。预计“十四五”时期,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量将突破3亿,占比将超过20%,我国将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

下一步,市场监管总局(标准委)还将重点推进哪些工作?市场监管总局标准技术管理司一级巡视员国焕新介绍:“一是不断加紧完善养老服务标准体系,加快基础通用、行业急需、支撑保障类养老服务标准研制,特别是加快居家和社区养老、长期照护、智慧养老等紧贴人民群众生活实际的标准研制。二是以《老年人能力评估规范》国家标准发布实施为契机,推动重要标准落地见效,支撑建立全国统一的老年人能力综合评估制度,推动评估结果在全国范围内互认、各部门按需使用,优化养老服务资源配置。三是不断加强标准化工作机制建设,建立易操作、可考核的工作规范,使标准成为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和养老服务资源科学配置的重要依据和技术支撑。”

编辑:丁骁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