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2月11日消息(记者张子雨 王吉星)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视听大会》报道,投资者分析投资标的的投资价值时,需要对上市公司的商业模式有准确把握。通过研究商业模式,投资者不仅可以判断公司是否有持续的盈利能力,还可以分析出它的成长性和竞争力,进而捕捉投资机会、规避投资风险。经济之声财经编辑子雨对话投资人程郡。

商业模式:to B、to C、to G、平台模式

to B模式:公司的客户主要为企业,数量较少但相对稳定,公司议价能力比较弱,通常毛利率较低。

to C模式:产品直接面向普通消费者,公司的毛利率和盈利能力相对较高;但to C模式意味着产品迭代快,上市公司的发展趋势可能出现更多的变数。

to G模式:与to B模式类似,公司的主要客户多为政府部门,客户相对更加稳定,毛利率较低。

平台模式:依托互联网,不直接提供产品或服务,而是促成平台用户之间的交易,从而获得收益。

从“供、研、产、销”挖掘盈利模式

供应——上市公司的采购成本等数据

“存货”、“固定资产”直接反映供应方面的情况,这些数据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毛利率等重要指标。通过这些财务指标可以判断公司对上游的供应商是否有较高的溢价能力。

研发——上市公司开发与创新的能力

研发能力体现在“无形资产”中,如果公司有大量无形资产,代表公司可能具备强大的研发能力。研发费用率越高,意味着公司科研投入越大,未来的发展潜力也会相应增强。分析医药与科技类上市公司,更应密切关注其研发能力。

生产——上市公司的提供产品的能力

产品决定了上市公司面对什么类型的客户,如零部件企业的客户通常是企业,消费零售企业的客户包含大量个人消费者。

生产能力直接关系到公司的产品竞争力,通常而言,生产力高的上市公司会有较高的生产效率,较低的管理费用,因此毛利率更高。毛利率与上市公司的产品竞争力与生产能力呈正相关关系。

销售——上市公司的出售产品获得收益的能力

投资者应关注“销售费用”等科目。一般而言,上市公司的公司品牌力、产品力越强,在营销费用上花的就越少。

从供、研、产、销四个环节入手,投资者可以通过企业拥有的核心竞争力分析出上市公司的盈利模式,从而判断其是否具有投资价值。

编辑:郭雨密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