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他们,脚踏实地,勇敢担当;他们,心怀梦想,赢得荣光;他们,砥砺前行,奔向远方……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各地、不同行业无数的奋斗者在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砥砺前行,不断奋进。

2022年10月14日起,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推出融媒体报道《追梦路上》,邀请一位位追梦人生动讲述他们在科技兴国、脱贫攻坚、文化传承、生态保护等方面担当作为、创新实践的亲身经历,展现神州大地各行各业日新月异的发展面貌。

本期报道,让我们跟随宁波舟山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任小波,一同走进这座东方大港,听一听新时代港口人以数字技术赋能港口发展,向着“世界一流强港”加速迈进的故事。

 

宁波舟山港,位于浙江省宁波市和舟山市、中国大陆海岸线中部、“长江经济带”南翼,是我国对外开放一类口岸,我国沿海主要港口和我国国家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枢纽。

任小波,宁波舟山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他和无数港口人一起不断努力、播撒汗水,亲身经历了宁波舟山港紧跟国家重大战略发展,不断自我革新、实现超越的过程。

“硬核”力量

晨曦微露,宁波舟山港穿山港区已是一派繁忙景象,上万个集装箱整齐堆放,巨型桥吊林立,万吨巨轮靠泊装卸,运输车辆往来穿梭。这里是全球最忙碌的港口之一,在远处锚地,来自世界各地的货轮集聚,有序等待引航进港。

2020年3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穿山港区考察时强调,宁波舟山港在共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是“硬核”力量。要坚持一流标准,把港口建设好、管理好,努力打造世界一流强港,为国家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对于总书记所说的“硬核”力量,任小波有着深刻的理解。

他说:“首先我们要最大程度地发挥港口物流保供的功能,任何时候都不能停,而且要做得更好;第二,在共建‘一带一路’中要发挥我们的力量,现在宁波舟山港有300多条航线通往全球,在海上枢纽节点要做好港口人的工作;第三,要通过提高科技化程度和劳动生产率水平,在行业中起到引领作用。我想这些都是‘硬核’力量的表现。”

任小波(右)接受《追梦路上》记者采访(杨曦 摄)

牢记总书记嘱托,宁波舟山港人始终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作为港口人的一员,任小波在这里已经工作了整整30年。

“1992年,我从天津大学工业电气自动化专业毕业后,就来到了当时的宁波港工作。港口的设备主要是由机电专业进行支撑和保障的,因为我学的是工科专业,想做些和专业相关的事,能够实业兴邦。”任小波说。

“实业兴邦”既是任小波个人的职业理想,也是宁波舟山港多年来发展的生动注脚。截至2022年9月底,宁波舟山港新增集装箱航线14条,集装箱航线总数达301条,创历史新高,累计完成集装箱吞吐量达2631.8万标准箱,同比增长9.8%,铁矿石、原油、建材、液化油品等主要货种接卸量实现了平稳增长。港口通过能力不断提升,有效保障货运物流畅通高效,成为了促进我国及全球经济恢复增长、回稳提升的“硬核”力量。

一体化

近年来,伴随着全球海上集装箱运输的飞速发展,集装箱航运成为了最为主要的海运方式,其贸易金额占到全球海运贸易金额80%以上。集装箱业务的水平和数量也成为衡量一个港口实力的重要标志。

1992年,任小波刚进入宁波港工作的时候,港口全年集装箱的吞吐量只有2-3万个标准箱,这也就是现在宁波舟山港一个集装箱码头一天的作业量。

穿山港区(央广网发 宁波舟山港供图)

“现在宁波舟山港每天的集装箱作业量在10万标准箱左右。咱们现在所在的穿山港区是我们最大的集装箱码头,一天的单位作业量在3万标准箱以上。”任小波介绍。

穿山港区,被称为“超级码头”,是宁波舟山港首个“千万箱级”单体集装箱码头。十年前的穿山港区并没有现在这么“强大”,当时,穿山港区由两个码头组成,分属于两家公司,分割的管理体系和运作方式,让资源无法实现优化配置。

任小波回忆说,“十年前的穿山港区由两家码头公司运营,一家叫港吉公司,另一家叫远东公司。2012年我到远东公司担任总经理。2016年两家码头进行了整合。”

“如果按照原来分开运作的模式,两家码头的设计能力加起来最多在900万标准箱左右。整合后的第二年,也就是2017年,穿山港区集装箱吞吐量就超过了1000万。可以说,通过整合实现了1+1>2的效果。”任小波说。

穿山港区整合运营后,出入境船舶数量、人员数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呈几何式增长,这也成为宁波舟山港一体化发展的一个缩影。2021年,宁波舟山港完成货物吞吐量12.24亿吨,连续第13年保持全球第一;完成集装箱吞吐量3108万标准箱,继续位列全球第三。

“港口超人”

在宁波舟山港梅山港区的桥吊远控自动化操作室里,可以看到几十个宽约两米、配备六个以上屏幕,还有两个像游戏机手柄一样操作装置的操作台。通过这样的远控自动化操作台,司机就可以“躲”在办公楼里,面对屏幕拨动手柄,遥控数公里外的桥吊,告别了风吹日晒的作业环境。

任小波边比画边介绍说,“原来的桥吊司机必须在50多米的高空低着头一直往下看,拼眼力、凭手感装卸集装箱,操作强度很大,所以一般两台设备要配三名司机。现在实现远控以后,出于安全考虑,司机还得通过手柄操作落箱,但接下来的很多动作就机器自动完成,司机会轻松舒适很多,一个工班里可以只安排一个司机,劳动生产率提高不少。”

梅山港区桥吊司机操控桥吊远控系统完成集装船装卸作业(央广网发 宁波舟山港供图)

在任小波的脑海中,有一个“港口超人”的形象,“他具备一个科学家的头脑,一个奥运选手的身体素质,以及打通了‘任督二脉’的循环系统,这样才可能成为一个‘港口超人’。”

“‘超人’最重要的超能力是对港口的理解力,对港口理解深刻了,生产组织才会更加有序、规范、科学。”任小波说,“港口是重资产行业,需要占用岸线、堆场、路域。我们要让每一块资源都能充分发挥作用,使往来船舶在最短时间内完成装卸:出口的产品,第一时间发往国外;进口的物资,迅速到达客户的手中。”

要想成为任小波所说的“港口超人”,离不开三大关键技术:智能调度系统、导航定位系统以及5G通信系统。

“大脑是超人的核心,对于宁波舟山港来说,现在有个双芯大脑,就是n-TOS(集装箱生产作业调度系统)加IECS(智能设备调度系统)的双芯作业系统。这个大脑可以对港口的生产作业进行整体的规划预判,然后给出最优作业路径,同时发送给远控设备,来实现箱的位移,完成货物的装卸。”任小波表示。

除了智能调度系统,导航定位系统对于港口运作效率的提升也至关重要,这使宁波舟山港拥有了更加强健的身体。2020年,宁波舟山港612座公用干线航标全部升级为具有“中国芯”的北斗设备。

“定位技术在港口特别是在港航上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船舶都有地理位置的定位,随着智慧港口的建设,很多设备也需要定位。北斗是我们自己的产品,从我们的实践来看,北斗技术已经完全能够满足港口的应用需求。”

梅山港区5G智能无人集装箱卡车在充电桩区域等待作业指令(央广网发 宁波舟山港供图)

“港口超人”还需要拥有以5G通信技术为支撑的骨干网络,也就是任小波所说的“循环系统”。现在,凭借5G高速率、低时延、广连接的特性,在宁波舟山港梅山港区,已经实现了多台智能无人集装箱卡车并发作业。

任小波说,与传统港区相比,数字化、智慧化、智能化变革所带来的效率提升是非常明显的。“我们还在不断攻关,在新技术应用过程中,还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包括技术上的瓶颈,这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用了新东西,会反馈新问题,我们会根据这种反馈来让它变得更加智慧。”

采制:羚瑞 李硕 柏煊 勤力

编辑:王莹 徐鑫

编辑:高杨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