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0月12日消息(记者唐婧)日前,农业农村部等8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扩大当前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进一步加强了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部署安排。专家认为,《方案》对于更好发挥农业农村建设支撑国民经济的基础作用,促进经济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方案》明确,从现在到年底前,聚焦农业农村基础设施短板弱项,突出抓好灌区等水利设施建设和改造升级、农田水利设施补短板,以及现代设施农业和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等项目建设,加快在建项目实施进度,开工一批新项目,确保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尽快见效,为保供防通胀、稳住经济大盘奠定坚实基础。对此,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说,《方案》的印发,对于更好发挥农业农村建设支撑国民经济的基础作用,促进经济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方案提出“突出抓好灌区等水利设施建设和改造升级、农田水利设施补短板”,这些举措可以进一步提高重要农产品的保障能力,增加农民收入。

李国祥表示:“这几年我们看到中国南方北方都遭遇了极端异常的天气,水利设施在抵御极端异常灾害天气方面,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时进一步来进行强弱项补短板,特别是针对新的气候变化,进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吸收农民工来参与水利设施建设,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国内的大循环。”

此外,《方案》还提出,针对投融资机制,在建设主体上,鼓励符合条件的相关市场主体参与承建农业农村、水利基础设施重大工程项目;在资金筹集上,推行政府投资与金融信贷投贷联动;在运营方式上,对设施农业、冷链物流等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项目,鼓励社会资本合作建设运营;在还款来源上,以项目建成后形成的生产经营收入为主,通过项目打捆打包建设经营,统筹构建多元化还款渠道。

中国农业大学金融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常清认为,《方案》鼓励社会资本合作建设运营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项目,这是新突破。

常清指出:“有一些基础设施不能产生现金流,不能获利,只能靠财政支持,但社会资本是有成本的,没有现金流的话,社会资本不可能进入,《方案》实施将它们分开还是有一定突破的。”

今年9月份以来,多地开工了一批农业农村重大项目。比如,10月8日,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12个农业农村重大项目集中开工,计划总投资15.65亿元;9月21日,湖北省19个重大水利项目集中开工,其中涉及汉川市等5处农村规模化供水工程,总投资12.34亿元。一个个农业农村基础设施项目正在加速落地。李国祥指出,好政策要落实到位,关键是建立一个良好的推进机制。

“财政的投入不能只从社会需要单方面考虑,关键问题是其他的主体有没有参与的积极性,他们考虑的可能是成本能不能收回来。进一步讲,是它的可持续性,那么在推进机制上,可能还要重新设计或重新做文章。”李国祥表示。

编辑:顾涵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