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9月25日消息(记者张子雨 王吉星)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视听大会》报道,阅读上市公司财报,特别需要注意的是甄别上市公司收入造假。上市公司造假的动机有哪些?投资者可以通过哪些指标来分析判断?经济之声财经编辑子雨对话投资人程郡。

虚增收入为哪般

程郡分析,上市公司虚增收入的常见动机有三种:一是通过虚增收入完成股权激励目标;二是为增发股票做准备;三是控股股东或者大股东想通过调增利润来减持。

进行虚增的手段通常有如下几种:

1、关联交易:上市公司或其附属公司与关联方之间进行交易,在交易过程中虚构利润;

2、虚构业务:通过子公司来虚构交易,将本不存在的业务通过作假的方式虚构出来;

3、虚构海外业务:以虚构海外工程项目的方式虚增业务收入;

4、提前确认收入:将未来的收入提前确认,美化当期收入数据。

一旦上市公司虚增收入,在消化这部分“收入”时必然会影响到资产负债表:一是应收账款,虚构收入或者关联交易都会导致应收账款会增加;二是合同负债科目,包括预付账款等;三是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开始大额增加。

初级的造假——虚增应收账款

上市公司在虚增收入之后,应收账款的增速远远大于收入,要消化造假的应收账款只能计提减值损失,接下来一旦上市公司计提减值损失,造假行为就很容易被识破。

投资者要重点关注应收账款的数量、质量以及关联交易的结构情况,如果出现下列情况,就要多加小心:

1、应收账款增速明显大于收入增速;

2、实际应收账款的未回收比例远远超过根据账龄计算的坏账计提比例;

3、应收账款大部分来自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

虚增货币资金更难发现

资金流动,就意味着现金流量表的变动,也会让投资者感觉到似乎有真实的现金流入流出,因此货币资金造假更难被发现。

程郡表示,投资者识别货币资金当中的造假行为要回归常识,如果发现货币资金出现反常识情况,就可能存在舞弊可能。

通过虚增货币资金进行造假,常见手段包括以下几种:

1、虚构关联交易:通过母、子公司之间交易,让资金在内部空转的方式增加货币资金;

2、压货给渠道或代理商:为了上市时利润好看,把货强行压给渠道和代理商增加资金;

3、专门成立子公司或外表看起来没有相关性的公司来进行造假。

识别这一类的虚增收入,投资者可以进行横向对比。如果上市公司和同行业其他上市公司在存款、贷款规模、存款利息率及财务费用上有较大差别,就需要加以注意。

编辑:吴海波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