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8月26日消息(记者焦浩)立足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山东自贸试验区烟台片区紧扣 “打造海洋智能制造基地”功能定位,高标准打造“自贸海洋”蓝色标识,引领海洋经济向高水平、高质量、高能级跃升。系列报道《自贸试验区一线调研》,本期推出第五篇:主打“蓝色牌”,山东自贸试验区烟台片区探出海洋经济发展新路子。

在位于山东自贸试验区烟台片区的一家水产公司苗种繁育车间,一条条刚孵化不久的石斑鱼正聚集在养殖水池的一角,等待工作人员喂食。公司负责人曲江波介绍,这些鱼苗都是国际名贵鱼类细点石斑鱼,常见于我国南方珊瑚礁海域。得益于烟台片区与海南崖州湾科技城的合作,这里开始了“南鱼北繁”的尝试,两地共同探索国外优质种源跨国引育的新路径,实现了优势互补。

曲江波说:“这批南方的鱼苗我们在北方繁育起来以后再运到南方去养殖,因为鱼的繁殖是有季节的,‘南鱼北繁’可以增加南北方之间鱼类的繁殖时间。同时南方的一些苗种,它在当地繁殖是粗放型的,在我们这里是精细化繁殖。这样既丰富了我们这里种业的多样性,也实现了两地之间的优势互补。”

作为我国国家级水产原良种场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烟台片区在全国率先建设现代化海洋种业资源引进中转基地,搭建了集种业研发、引进繁育、陆海中转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共服务平台,目前已实现近100万粒三文鱼卵“陆海二次中转”,助力建设“海上粮仓”。

不只是在良种培育走出新路子,在深海养殖领域烟台片区也迈出大步子。在烟台长岛海域,多座巨型深海智能网箱平台耸立在海中开展养殖作业。烟台黄渤海新区海洋经济发展局渔业处处长张颖告诉记者,这里正是烟台推出的海洋牧场项目——“百箱计划”的养殖基地之一。

张颖说:“烟台片区面向深远海养殖的产业链制定了一个深远海智能网箱海洋牧场项目,名字就叫‘百箱计划’。我们打算投入100个深水网箱,想要建成整个亚洲单体规模最大、装备水平最高、综合效益最好的海洋牧场示范区。目前我们已经完成了7座坐底式智能网箱的投入运营,有270万尾、大约1200吨鱼苗实现了分批投放。”

深海网箱养殖面临的自然风险较大,例如台风造成的大浪,不仅会对养殖鱼类造成损失,而且可能损坏网箱造成财产损失,这给相关渔业养殖企业的经营带来不确定性。考虑到这个风险因素,烟台片区还在全国首创“深海网箱养殖保险+信贷”模式,将遥感气象指标用于损失理赔,解决了渔业养殖定损难、理赔难的问题,也为企业获得融资提供了便利。

某财险经理王振全说:“海水养殖大都在开放的海域里,风险相对比较高。有了相关保险业务开展以后,就相当于给养殖企业养的鱼,包括网箱设备等加了一层保护罩,一旦发生风险,可以由保险公司来兜底。而且在银行对它进行资产评估时,这种方式也可以作为一个增信助贷的工具,可以说银行和保险一起发力为企业解决融资难题。”

海洋经济,是烟台重点打造的特色品牌,也是烟台片区发展的潜力和优势所在。围绕海工装备、海洋渔业、蓝碳经济,制定海洋全产业链制度创新行动方案,这里正在为推动海洋强国建设提供更多“烟台方案”。

编辑:杨璇铄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