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8月21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拔除网络招聘乱象“毒瘤”刻不容缓。记者在调查中发现,网络招聘黑产往往存在很多“暗坑”,求职者难识别、监管者难界定。如何精准打击,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系列报道《网络招聘乱象调查》推出第七篇:治理“假招聘、真骗局”,求职者呼吁精准打击网络招聘乱象。

 

前不久,某网络服务平台上有一则诱人的招聘信息,吸引了求职者马俊(化名)的注意。一家所谓的职业中介机构声称,北京大兴机场正在招聘货运司机,不但每月可以拿到7000-12000元的工资,而且还能解决食宿问题。为了得到这块“香饽饽”,马俊按对方要求,预先支付了25000多元的所谓中介费。这笔中介费最终打了水漂,马俊心心念念的工作也没了着落。他告诉记者,后来才发现这家所谓的中介机构是有问题的。

“它还不是正规的中介,它实际上就是把我们的资料递交给正规中介,剩下其他什么都不管了,工作是不是与他说的相符,他都不管。”马俊说。

广州的李林(化名)和工友们,与马俊有着相似的经历。今年7月,一家“中介机构”以“高薪”“包吃包住”为诱饵,把上百名工人介绍到贵阳的一家工厂打工。李林和工友们千里迢迢到了工厂才发现,这份工作的薪酬待遇和工作强度,都和中介描述的大相径庭,不但收入不高,也没有包吃包住,还需要在恶劣条件下经常加班。

李林说:“他就是把你骗到工厂里面去工作,有介绍费,骗过去后,不包吃,也不包住,也没有他说的任何一样,包括你过去的路费报销也是没有的。”

掉进网络招聘陷阱的求职者,维权路上“心有余力不足”。记者调查发现,大部分有类似遭遇的求职者,都向公安机关、劳动局等有关部门寻求过帮助,但往往因为没有办法界定是否违法违规,最终不了了之。有求职者反映,一些中介机构虽然确实有资质,但却做着类似于“黑中介”的事;还有一些中介机构虽然没有收受求职者的钱财,却变相让求职者往里搭钱。求职者王鑫(化名)说:“很多时候有关部门判定违法违规的标准,就是去查一下这个中介有没有人力资源的相关资质和资格,只要有就不算违规,而是算经济纠纷。实际上,它虽然不算那种纯的‘黑中介’,但确实有诈骗的性质。”

精准打击网络招聘乱象,已经成为众多求职者的心声。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刘俊海说,就行政责任而言,有一些招聘单位虽然也领取了营业执照,但是超越了经营范围,触碰了法律红线。对于这种行为,监管部门应当按照行政处罚法以及相关法律的规定,予以行政处罚。

“比如予以批评,责令整改,拒不整改的,要予以罚款,同时对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也可以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另一方面,对这些机构,特别是其法定债务人和负责的主要人员,也应当纳入黑名单,纳入失信制裁的目录,这样才能激浊扬清、惩恶扬善,打造诚实信用、公平公正、各行其道,各得其所,多赢共享的网络招聘市场生态环境。”刘俊海说。

此外,接受记者采访的多位专家认为,精准打击网络招聘乱象,首先应该从精准界定和精准识别做起。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互联网法治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刘晓春说,平台和监管部门要形成合力、多元共治,把构成诈骗的要件,在特定的场景下更加细化,形成一个更易识别、更加准确的标准。

“在治理上,能够去总结并且识别到第一手资料的可能的确是平台,它有能力提炼出特定的这种风险场景的特点和建立一些风险模型。我建议多个平台之间也可以共享这样的一些风险模型,同时能够将这样的经验总结以特定的方式跟执法机关、监管机关进行共享。一方面形成一些标准和规范,另一方面也可以就他的行为特点去做一些比较精准的总结。”刘晓春建议。

北京潮阳律师事务所律师胡钢也认为,精准打击网络招聘乱象,应该做到八个字——协同监管、综合治理。具体来说是五个方面:“一是构建网信、人力资源、市场监管、商务、工信等多部门协同监管机制,强监管;二是强化行政处罚与民事赔偿机制的有效衔接,提高群众维权效率;三是优化消协、检察机关的公益诉讼,探索集团诉讼,落实看得见的正义;四是加强行业自律,引领行业向上向善;五是压实平台主体责任,大型平台应率先垂范,守底线、拉高线,方能基业常青。”

编辑:赵亚芸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