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7月6日消息(记者黄燕宁 柯研 实习记者王吉星)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视听大会》报道,伴随着老龄化程度加深,越来越多的保险机构开始在养老战略上发力,建设、投资养老社区。从近期保险公司陆续发布的财报来看,养老社区保费收入已经成为险资企业新的业务增长来源。

国务院办公厅今年4月发布的《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明确要求,实现养老保险补充功能,协调发展其他个人商业养老金融业务,健全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保险保障加上养老服务成为未来养老生活的一个新的选择形式。《视听大会》主持人柯研对话泰康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高级客户总监王雅涵。

《意见》中提到的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其中第一支柱为基本养老保险,包括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立足于保基本,采取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模式,体现社会共济,已具备相对完备的制度体系,覆盖范围持续扩大。截至2021年底,参加人数达到10.3亿人,积累基金6万多亿元。

第二支柱的补充养老保险实际上是企业自主建立的。企业会根据自己盈利状况确定是否建立。第二支柱为企业年金、职业年金,由用人单位及其职工建立,主要发挥补充作用,已有良好的发展基础。截至2021年底,参加企业(职业)年金的职工7200多万人,积累基金近4.5万亿元,补充养老作用初步显现。从覆盖职工情况也可以看出,实际上还是少数企业和单位建立了企业年金或职业年金,能享受到第二支柱保障的职工其实还是有限的。

国家近期推出个人养老金制度中的储蓄型养老保险,其实属于第三支柱的范畴。个人储蓄型养老保险指的就是有税收优惠支持的个人养老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在上海等一些地方开展试点工作。

国内养老社区主要采用CCRC养老模式,通过为老年人提供自理、介护、介助一体化的居住设施和服务,使老年人在健康状况和自理能力变化时,依然可以在熟悉的环境中继续居住,并获得与身体状况相对应的照料服务。

现在市场上的分红养老保险属于商业保险的范畴,个人储蓄养老保险正在推进过程中。人社部负责平台搭建对接和个人账户管理,财政部和国税总局负责税收优惠政策,银保监会和证监会负责养老金融产品供给,各家险司也在积极报备产品。可以明确的是,采取个人账户制度,职工每年有12000元的税优额度可以用于购买第三支柱产品。

“养老规划没有具体的时间点,越早越好”。王雅涵认为,年轻时没有多少积蓄很难实现一次性投资一大笔钱,所以提早规划并分批投入是更好的选择。可以通过分批投入的方式来积累,如果在50、60岁开始规划,那时候选择的空间就不大了。

1.未来养老金有替代率不足的风险,如果想过上富足的养老生活,就必须提前规划;

2.通过保险的形式做资产配置,强制留存一部分资金,否则就会花到别处;

3.可以提前为父母安排好他们的养老生活。

可根据自身情况先投保一部分,后期通过“拼单”形式累计保费达到相应标准也可以获得养老社区入住资格。

编辑:杨璇铄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