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6月14日消息(记者刘柏煊)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从孩子上学到老人养老,再到眼下的疫情防控保障等,政府提供了各式各样的基本公共服务。如何让基本公共服务的效率更高、质量更好?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进一步理顺省以下政府间财政关系,增强基层公共服务保障能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杨志勇表示,政府的一项重要角色是提供基本公共服务,但我国国土面积大、人口众多,各地情况也不一样,这样一来,一些基本公共服务分级提供,会更贴近大众需求,也更便于管理。进一步推进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最核心的内容是如何更加有效地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供给。

履行基本公共服务职能需要匹配相应财力。新出炉的《意见》中明确,清晰界定省以下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理顺省以下政府间收入关系,具体包括:将税基流动性强、区域间分布不均、年度间收入波动较大的税收收入作为省级收入或由省级分享较高比例;将税基较为稳定、地域属性明显的税收收入作为市县级收入或由市县级分享较高比例等。

杨志勇认为,这样做的目的是在促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同时,优化省以下政府间的财力分配格局。“越是基层政府,财力可能越不足。我们最终是要解决各级地方政府的财力问题。按照目前确定的原则划分好收入之后,如果基层政府还有财力困难,可以通过转移支付等手段来解决。”

在理顺省以下政府间收入关系的过程中,《意见》中还提到,逐步清理不当干预市场和与税费收入相挂钩的补贴或返还政策。

杨志勇解读,这一点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要求是紧密衔接的。“在一段时间里,有些地方对特定企业采取财政补贴、变相税收返还等,实质上都是减免税,这就导致各地之间存在扭曲市场信号的无序竞争,不利于要素资源按照市场原则在全国自由流动。”

基层“三保”(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是基层政府的重要责任,也是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中涉及的一块重要内容。“三保”支出包括部分群体的工资、对困难群体的补助等,还包括疫情防控等必要支出。

杨志勇注意到,这次《意见》中特别提到,“做实县级‘三保’保障机制、建立县级财力长效保障机制”。“基层政府靠近老百姓,各方面任务重,与此同时自身财力可能相对薄弱。本次提出‘长效保障机制’,充分考虑到了现实需要,进一步压实兜牢基层‘三保’的责任。”

编辑:杜静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