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5月10日消息(记者牛萌)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央行9日发布《2022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报告指出,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实现平稳开局。一季度,央行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政策发力适当靠前,促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那么,接下来,货币政策将从哪些方面继续发力?

 

报告指出,总体来看,今年以来货币政策主动应对,靠前发力,增强前瞻性、精准性、自主性,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不断提升。一季度新增人民币贷款8.3万亿元,同比多增6636亿元,3月末广义货币和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分别增长9.7%和10.6%,较上年末分别上升0.7个和0.3个百分点。金融对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小微企业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支持力度加大。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说,一季度货币政策靠前发力,对稳定经济增速起到了重要作用。明明表示:“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央行先后通过降准和降息给市场注入流动性,降低了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央行还运用针对三农、小微、科创、双碳等一系列的结构性工具来增加对经济重要环节的支撑。此外,考虑到疫情的影响,以及全球经济放缓等因素,央行主动作为,提高信贷增速,我们看到社融增速也有比较明显的回升。所以一季度货币政策靠前发力,主要的目标还是稳定经济增速,总体来说货币政策的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

近期,新冠肺炎疫情和乌克兰危机导致风险挑战增多,我国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同时也要看到,我国发展有诸多战略性有利条件,经济体量大、回旋余地广,具有强大韧性和超大规模市场,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报告提到,下一阶段,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稳字当头,主动应对,提振信心,搞好跨周期调节,坚持不搞“大水漫灌”,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落实好稳企业保就业各项金融政策措施,聚焦支持小微企业和受疫情影响的困难行业、脆弱群体。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分析,货币政策总量与结构相配合有助于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周茂华表示:“总量与结构工具配合优势很明显,在确保总量货币供应保持平稳增长,流动性合理充裕的情况下,有助于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薄弱环节、绿色经济、制造业重点新兴领域支持,提升了货币政策传导效率与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有助于激发微观主体活力,保市场主体、稳就业、促内需。”

值得注意的是,报告提到,要密切关注物价走势变化,支持粮食、能源生产保供,保持物价总体稳定。明明分析,货币政策将配合其他政策,共同助力保供稳价。“今年受到部分地区地缘政治不稳定的影响,国际油价等大宗商品价格上升压力比较大。虽然总体来看,目前国内的通胀水平是比较稳定的,但是我们还是有必要防范输入性通胀的风险,所以货币政策配合其他的保供稳价的政策,还是有必要去稳定通胀,特别是稳定通胀的预期。”明明说。

报告还要求,坚持底线思维,增强系统观念,遵循市场化法治化原则,统筹做好重大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工作,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编辑:高杨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