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直播
FM87.8 (普通话)
FM104.9 (双语)
 在线点播
用户登录:
密  码:
在线服务
万 年 历 邮政编码 天气预报
列车时刻 股票查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独家报道
澳门印象——澳门的街道
中广网 07-10-15
  

     珠三角地区有句老话:广州城、香港地、澳门街。这句老话,点出了三地特色,也另有一种意思:广州大,香港小,澳门更小。说到澳门,给我们印象最深刻的是澳门的街道和他的建筑。

    到过澳门的人都知道,澳门的很多街道是比较窄小的,我们在采访澳门旅游学院的林发钦讲师时,他说,这些比较窄小的街道,都是澳门的老街道。而且澳门的街道名也很有特点,有些街道名是直接葡萄牙语音译或意译的,这些街道的命名,是由当时的葡萄牙的议事会商讨而来,比如十月初五街,这个街名就是由葡萄牙语直接意译的,同时为了,迎合中国的传统,将十月五日译为了十月初五。

    澳门最早只有三条街:营地大街、草堆街、关前街。草堆街,曾经是堆草的地方,来成了有名的“卖布街”,因为两旁都是布头铺,也就是卖布的,经营冬夏布料,生意兴旺的日子,这条街非常红火,现在这条老街更多的是宁静的生活了。孙中山先生也一度在草堆街84号开设了一间“中西药局”,悬壶济世,免费为贫苦百姓治病送药。他在广东策划革命行动时,这里常常是同盟会的密秘联络点和避难所。“古旧”是澳门街道的一大特点。古色古香的建筑,遍布大街小巷,有中式的,也有西洋的。相较之下,大建筑见西洋风,小建筑出中国味;城建规划是洋的,不易觉察,街巷的中风古趣,却一目了然。

    澳门有一条十分出名的街,叫做亚婆井街,从前澳门有几口有石雕装饰的公用山泉,其中澳门人最喜爱的就是亚婆井。这里是在西望洋山的北坡与妈阁街尽头的交叉路口,传说在明朝以前,有一位居住在附近的婆婆,看见居民每天都要上下山去挑水,很辛苦,于是就雇了人凿山引水,修了一个水池方便人们使用,人们感激他的恩德,叫把这口井叫做阿婆井了,逐渐就变成了现在的亚婆井,当地有非常著名的一首葡萄牙人写的诗是描写亚婆井的,“喝了阿婆井的水,忘不了澳门,要么在澳门成家,要么重返澳门”,这首诗让阿婆井名扬海外,水是否甘甜还在其次,其实更多的是有对这个地方的留恋。

    澳门虽说是一个小城,但街道大多狭窄,巷里纵横交错,上下坡比较多。以前的老街里,要么是将小块花岗岩平铺于地,路面凹凸不平,有葡国风格,小方块石料绝对是从葡萄牙运来;要么是中国风格青石板路。

    如果你想真正的了解澳门,别忘了,穿一双舒服的鞋,到澳门的各条小街去走走,让你的鞋底和街道之间进行亲密的对话,你会从中听到澳门的老故事。

 

 

 


来源:华夏之声    责编:路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