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衡阳11月14日消息(记者 黄珂岚)11月10日下午,“2025中国(衡阳)智能传感器产业创新发展论坛”在湖南省衡阳市智能衡器计量产业园举行。本届论坛汇聚政、产、学、研、用各界精英,共同把脉产业趋势,为衡阳乃至全国智能传感器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活动现场(央广网发 活动主办方 供图)

“智能传感器作为‘万物互联、智能世界的感知底座和数据源头’,是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核心,其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国家现代产业体系的核心竞争力。”论坛现场,中国计量协会理事长吴方迪从行业、地方与区域协同三个维度阐述了本次论坛的意义,并赞赏衡阳市前瞻性地将智能传感器产业作为新质生产力引擎,以“智能衡器计量产业链”为抓手建设专业园区、营造产业生态的坚定决心。最后,他期待本次论坛能促进创新资源向衡阳集聚,推动产业链能级提升,使其成为湖南省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战略中的重要支撑,并以此为纽带,构建起紧密的产学研用合作网络,形成区域协同的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衡阳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吴乐胜在致辞中表示,衡阳正将智能传感器产业,特别是以其为核心的“智能衡器计量产业链”,作为全市优先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来打造。他指出,衡阳作为全国老工业基地和省域副中心城市,不仅拥有坚实的产业基础,更具备丰富的传感器应用场景。为此,衡阳高标准规划建设了智能衡器计量产业园,并配套专项政策、优化创新生态,全力为企业发展和人才创业提供优质土壤。他期待以本次论坛为契机,吸引更多优质项目和高端人才汇聚雁城,共同在这片产业热土上开创智能传感的新篇章。

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陈晖对论坛的召开表示祝贺,并指出加快发展自主可控的智能传感器产业,是湖南落实国家战略、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的必然选择。他介绍,今年1—9月,全省智能衡器计量产业营业收入达897.1亿元、同比增长17.7%。传感器产业作为智能衡器计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核心产值总体规模达300亿元,拥有上市公司8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38家,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首席科学家聘任仪式(央广网发 活动主办方 供图)

为进一步强化产业智力支撑,论坛现场举行了“首席科学家聘任仪式”,聘请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副理事长、上海市传感技术学会名誉理事长、微机电系统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绍兴文理学院教授王跃林,微纳器件与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北大学仪器电子学院副院长谭秋林担任湖南省传感器产业促进会专委会首席科学家,为湖南产业技术攻关与创新发展注入权威智慧。论坛还进行了主题为“数智新时代,衡阳智能传感器产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的圆桌对话,五位产学研界嘉宾围绕衡阳如何突围、如何协同、如何转化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对话,为衡阳产业发展建言献策。

圆桌论坛环节(央广网发 活动主办方 供图)

本次论坛落地衡阳,依托当地在智能计量衡器领域的产业基础,广泛整合国家级协会、顶尖科研院所及行业龙头企业的优势资源,将有力推动创新要素在衡阳集聚,加速智能传感器技术在各行业的示范应用与融合发展,为衡阳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智能传感器产业高地提供强劲支撑。

编辑:杨清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