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郑州8月29日消息(记者 夏莎)中国人吃饭为什么用筷子?古代的“冰箱”长什么样?在河南省郑州市的大信厨房博物馆,这些问题都能找到答案。厨房博物馆里,灶王经、七星灶等千百年前的文物跨越时光,来到世人面前,成为破解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密码。

博物馆内景(央广网记者 夏莎 摄)

陶灶(央广网记者 夏莎 摄)

走进博物馆大门,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汉代的陶灶,唐代的青铜勺子,元末明初的调料瓶……不同朝代的“缩小版”厨房用品整齐地摆放在展位上。记者注意到一件反映古人生活场景的展品后,久久驻足。一位母亲怀抱孩子烧火、做饭,身旁墙壁上挂满农具,远处家禽信步。看到这一场景,记者仿佛穿越时光,感受到了千百年前的“人间烟火气”。

绿釉陶厨房(央广网记者 夏莎 摄)

“目前,博物馆中共有藏品2000余(件)套,其中大多是古人陪葬的明器。”郑州大信厨房博物馆馆长庞学元告诉记者,“事死如事生”是中国古代的丧葬观念,古代人习惯将死者生前居住的房屋与所用的器具制作成明器,随死者一起埋葬入土。

“母子勺”(央广网记者 夏莎 摄)

站在一个形状特殊的青铜勺子前,庞学元向记者介绍道,“这个叫‘母子勺’,来自于唐代。”只见勺柄两头各有一个勺体,一头细长、略大,一头较小。“这也是古代人的‘智慧’,大头方便母亲吃饭,小头用来给孩子喂食。”

灰陶蒸笼(央广网记者 夏莎 摄)

早在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便已发明了勺子这种进食工具。追其原因,是由于当时人们多以水稻和粟等农作物为主食,将其加入水,煮成粥后,成为人们用来饱腹的主要食物。这也是现代中国人爱喝粥的“源头”。

复原的七星灶(央广网记者 夏莎 摄)

采访过程中,记者了解到,现代的厨房仍然继承了古代先人厨房中的智慧。庞学元边走边介绍说:“这是七星灶台,是我们按照徽派商人胡雪岩故居的厨房进行复原的。”

观众可以在体验馆里亲身体验一下古代人是如何烧一次柴,做很多饭的。庞学元向记者展示了七星灶的使用方法:“七星灶由三个主灶头和四个小灶头组成,主灶头可同时进行炒、炖、蒸;小灶头,俗称小温缸,方便边做饭边温水。这种灶台大大节约了厨师的做饭时间,提高了做饭效率,更符合我们中国人的做饭习惯。”庞学元说,同时,它也为我们现代的多功能集合灶提供了“灵感来源”。

博物馆展示的铜冰鉴(仿制品)(央广网记者 夏莎 摄)

此外,古代的“冰箱”,也对现代冰箱的发明提供了重要的借鉴。一听说中国古代最早的冰箱也能在厨房博物馆里找到原型,记者紧随庞馆长的脚步一探究竟。

博物馆陈列的展品(央广网记者 夏莎 摄)

“这是铜冰鉴,是一种祭祀和宴饮的冰酒器。”庞学元边示范操作边说道。它结构精巧,分内外两层。外部为鉴,内部为缶,使用时将冰块置在鉴与缶的空隙中,再将酒倒入缶中,就能达到冰镇的效果。可以说,这种实用性与艺术性相统一的器物,为现代冰箱的发明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佐证。

博物馆藏灶王经(央广网记者 夏莎 摄)

博物馆存放着173个版本的《灶王经》。“这可是我们的‘镇馆之宝’。”庞学元激动地说:“目前全球已知有176个版本的《灶王经》,我们是拥有数量最多的。”

“我们还收藏了两千多版‘灶王年画’。”庞学元说,不同风格的年画体现了汉族人民“民以食为天”的传统;古代各家各户都供奉灶王像,这一礼仪风俗寄托了汉族劳动人民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厨房博物馆内景(央广网记者 夏莎 摄)

在这座以厨房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中,人们可以了解中华民族传承数千年的饮食文化,领悟舌尖上的历史,感受中国饮食文化的独特魅力。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编辑:王勇生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