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兰州5月25日消息(记者邸文炯 通讯员刘建军)每天早上七点,在甘肃成县店村镇尹寨村的大蒜销售市场,车流如织,人流不断,微风送来阵阵蒜香,传递着蒜农们丰收的喜悦。

店村镇历来就有种植紫皮大蒜的传统,这里出产的紫皮蒜品质好,个头大,长得均匀,每年都会给蒜农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

“店村大蒜品质优良,营养丰富,辣味适中,很受我们当地消费者青睐,我每年都要到这里收购大蒜。”来自天水武山县的客商王先生说。

“今年大蒜长得好,一亩地能收鲜蒜三千多斤,蒜价虽不如去年,但今年蒜薹价钱好,整体收益还是不错的。”店村镇友联村大蒜种植户王建斌一边采收大蒜,一边高兴地说。

店村镇友联村群众采收成熟的大蒜(央广网发 吴庭栋 摄)

今年45岁的王建斌是土生土长的店村人,早些年一直在外务工,多年的务工经历练就了他干事创业的胆魄和出众的眼光。2019年他回乡创业,流转土地200多亩,带领群众种植大蒜、辣椒等优势特色农作物,很快成为当地产业发展的“领头羊”。

“我是农村人,对土地有着特殊的感情,别人不愿种的土地我都流转过来,发展蒜头、蒜薹、蒜苗产业,在获得稳定收入的同时,也让店村的大蒜品牌越叫越响。”王建斌自信地说。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个产业富一方百姓。为了把大蒜产业真正打造成助农增收的富民产业,和王建斌一样为店村大蒜产业努力的人还有很多。

今年35岁的刘曦,是店村镇黑旗村人,在政府发展大蒜深加工的倡导下,他通过到兰州、云南、贵州等地考察,下定决心要在店村大蒜深加工上做一番事业。

经过几年的发展,刘曦不但掌握了大蒜和蒜薹的深加工技术,还带动了周边30多人长期在他的公司务工。如今,刘曦的公司生产的大蒜粉、大蒜片、糖醋蒜、干蒜薹等产品已在线上、线下多家店铺热销。

“我们每年都会从店村蒜农手中收购20多吨蒜头,10吨蒜薹进行深加工并实行小包装销售,不但提高了大蒜的附加值,还能解决群众就业问题。”刘曦说。

大蒜丰收群众笑开颜(央广网发 刘建军 摄)

“我们围绕抓市场、育品牌、增效益目标,不断从数据中找依据,用口味赢口碑,打绿色牌,把生态关,打特色牌,把品质关,打红色牌,把质量关,积极营销店村蔬菜品牌,成功地走出了一条科学化、规模化、品牌化、集约化的特色农业发展之路,不仅壮大了村集体经济,也使店村蔬菜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店村镇党委书记杨晓东说。

近年来,成县店村镇聚焦蔬菜优势产业,充分利用地理、气候、土壤等优势,因地制宜积极引导群众进行产业结构调整,鼓励和扶持群众发展紫皮蒜种植,畅通大蒜销售渠道,延伸大蒜产业链条,不断提升产品附加值,推动小蒜头做成大产业,敲响了群众增收致富的“金蒜盘”。

编辑:李红军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