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4月19日消息 (记者冯仪)PDC是什么?公益活动和PDC能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一项持续九年、惠及20余万学生的“爱目行动”是怎样和北京市呼家楼中心小学的PDC项目结合起来的?4月12日,家行动——公益PDC第一季“大家帮助大家”暨“爱目行动”第九季北京站在北京市呼家楼中心小学启动,正式拉开了PDC项目走进家庭与社区的序幕。

2023年是“爱目行动”发起的第9年,至今,“爱目行动”已为来自西藏、四川、青海、河北等省市自治区的20多万名孩子进行视力数据建档,免费配镜20480副,医疗救助142人,共有1500多名志愿者参与了活动。而此次“爱目行动”将与呼家楼小学“家行动”PDC项目进行有机结合,形成“爱目行动”公益PDC项目,由学生通过知识学习、志愿服务、提交报告、进行评价等环节,为呼家楼中心小学5000多名学生进行视力建档筛查。

PDC是什么?

北京市朝阳区呼家楼中心小学校长马骏是PDC教育模式的创始人。PDC项目,即"Project(项目)、Driven(驱动)、Creation(生成)”,旨在用项目驱动学生的欲望和兴趣、实践和体验、思维和意识,通过驱动生成学生的经验与技能、素养与情感、态度与价值。它帮助学生从课堂走向生活,从学校走向社会,让孩子们通过项目体验,激发学习兴趣,对家庭和社会产生更深刻的认识,它是当前学校教育方式改革的一大创新尝试。

“PDC项目实行到今年已经是第9年了。目前我们已经形成了颇具规模的PDC项目群,在全球范围内也形成了包括英国、芬兰、美国等学校和教育组织在内的PDC国际教育联盟。”马骏校长介绍,呼家楼中心小学的每一个周二下午是固定的PDC项目实践时间,孩子们根据项目课程体系,进行不同的项目研究。“每个年龄阶段的孩子都有适合的项目,比如我们的孩子早在2018年就开始研究停车App了。当时的项目是如何解决北京停车难的问题,学生们开始研究法律条文,构建新型停车场,认真思考如何让停车变得更高效。”

马校长提到,在PDC项目实行过程中,老师和家长们都惊喜地发现,学生们的创造力远远超出他们的想象。

马校长认为,为孩子们创造更多的项目,引导他们从各个方面认识家庭和社会,是让他们成为“人才”的必要条件。在PDC项目推行之初,有许多老师和家长都有疑问,学生们花这么多时间进行项目实践,会不会挤占学科学习的时间?项目实践对考好学校到底有没有帮助?

“其实花时间做项目和孩子们升学的硬性要求并不冲突。”马校长认为,教育育人的最终目的,是让孩子们追寻幸福的生活。而在后期跟踪寻访过程中,老师们发现,经过PDC项目训练的学生们在初中、高中就读的表现也不俗。“已经毕业的学生们在后期学习过程中表现出非常强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并且学习新事物、展现自我的能力也提高了。”马校长认为,中国未来的教育改革也在逐渐向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改变,过往“唯分数论”的传统思维亟待转变。

公益+PDC “爱目行动”新阶段

“爱目行动”是由北京后生公益基金会于2015年率先发起及策划,并联合中国儿童少年发展基金会、北京儿童健康基金会、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中国工商银行等五方共同发起的全国性大型公益项目。该项目旨在筹集社会各方力量,养成儿童眼健康教育习惯,最大范围地降低儿童视力不合格率,还中国儿童一双健康的眼睛。

至今,“爱目行动”已经初步走完了“五年计划”,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拉萨模式”。公益PDC项目发起人、爱目行动发起人、北京后生公益基金会理事长赖崎介绍,“拉萨模式”即开展普遍性筛查、及时控制与治疗、第二课堂、科学研究和传递志愿服务精神五个环节,形成闭环,在实践中有效降低儿童近视率。

“目前,中国儿童近视率居高不下,而‘爱目行动’开启的契机,便是降低儿童近视率。我们用5年时间积累了‘拉萨模式’的经验,从眼部疾病筛查、治疗、预防、宣讲、志愿服务到学术研究,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链条。”赖崎介绍,“爱目行动”启动后,大家渐渐发现了问题:医疗并不能解决所有事情,要想可持续地让儿童近视率下降,还需要依靠教育。“说教式的教育其实效果不太好。我们试了很多种办法,发现孩子们即使当下重视保护视力,时间一长也就松懈了。”最终,赖崎发现了呼家楼中心小学的PDC项目。“让公益和教育工具结合,在‘爱目行动’这个具体场景中实践,让孩子们在筛查的过程中建立护眼项目。”

这样的模式可以自然而然引发孩子的思考:为什么身边的这么多同学戴上了眼镜?近视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有什么解决方法?赖崎希望,孩子们可以通过PDC项目将“爱眼”的观念深种心底。

谈到“爱目行动”的未来发展,赖崎认为,光靠公益不能完全解决社会问题。“公益只能解决一小部分人的问题,它的目的是给解决问题提供方案。”赖崎说,发展“拉萨模式”,是为了证明它能让一定区域内的孩子受益,让视力不合格率下降。“我们想证明这个模式是有效的,进而影响更多人。”

接下来,“爱目行动”还将扶持更多医学及社会工作课题研究,争取将“拉萨模式”推广到更多地区。

帮助儿童:不仅在救助 更在于发展

“爱目行动”脱胎于一个儿童视力项目研究,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副教授何欣早在“爱目行动”开启之前便参与到儿童发展研究中。在项目研究过程中,逐渐发展起了为儿童做视力筛查、治疗,进行第二课堂宣讲等活动,也成立了专项基金会,越来越多的人和机构参与其中,渐渐地,“爱目行动”发展到了第九季。目前,何欣也是北京后生公益基金会的理事之一。

“社会工作强调发展。很长一段时间内,大家对儿童的帮助都集中在募捐、救助层面,但我们认为,对儿童的帮助也需要关注到儿童发展层面。”何欣介绍,后生公益基金会聚焦于儿童发展而非儿童救助,“爱目行动”项目也更关注儿童用眼习惯的养成。

儿童发展在学界有许多不同理论,何欣认为,大家普遍的共识是儿童需要在体验和服务中学习:“儿童需要的不仅是学校的教育,也需要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所以要尽可能给他们提供参与的可能性,在实践的过程中运用学到的知识。”这也与马骏校长的教育理念不谋而合。“这次呼家楼中心小学的学生们作为志愿者参与到视力检测中去,既是参与了公益活动,也带着目的去体验,最后还应该有思考,总结出自己的经验。”何欣认为,在一系列的活动中,最终的目的是启发孩子们对视力保护相关问题的思考,这便达到了让儿童通过服务和学习收获成长的目标。

除了学校教育外,何欣提到,接下来基金会也会持续关注家庭教育与社区教育。”接下来,我们还有‘家行动’项目。在社会工作中有一种说法,孩子的问题本质上都是家长的问题。我们想通过做公益让孩子去影响家庭。”何欣认为,相比成年人,孩子作出改变相对更容易。“通过这样的直观参与和体验,唤醒孩子们的内部驱动力,从而去影响家长、家庭。”

编辑:王琪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