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广播歌选 > 广播歌选 > 对话音乐人

央广网

闽西民间音乐

2015-08-26 12:42:00 来源:

  林玉明  向婷

  民间音乐一般是指在民间形成并流行民间的各种音乐体裁,主要包括民间歌曲、民间舞蹈音乐、民间器乐、戏曲音乐和说唱音乐五大类。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尽管历代封建统治者对它持鄙视和压制的态度,但它仍生生不息,衍化出众多品种和丰富多彩的音乐风格,而这种衍化过程,直到近代、当代仍在继续。

  《广播歌选》民歌中华行采风组在离开闽西的前一天晚上,我们在驻地采访了何志溪老师,请他就闽西民间音乐做一个概括性的介绍。作为一位学者,何老师谦虚、随和,他条理清晰,思维缜密,对闽西民间传统文化了如指掌对闽西传统民间音乐传承中所存在的问题洞察先机、一语道破听何老师一席话可谓是醍醐灌顶,大脑洞开,让我们对闽西民间音乐文化有了一个清晰的了解。

  记者:何老师您好,作为闽西民间文化研究专家,您能跟我们介绍一下闽西民间音乐的发展概况吗?

  何志溪: 闽西这一带是客家祖地,是福佬(又名河洛)文化和客家文化交汇的地方,同时又是闽粤赣的边境,所以这里是各种音乐文化交融和碰撞之地,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闽西民间音乐风格。在闽西我们主要把音乐分成两大类:

  戏曲类;主要指汉剧和木偶戏。汉剧源于湖南祁阳的楚南戏即祁剧,音乐以西皮、二簧为主,并有昆腔、梆子腔、弋阳腔、佛调、民间小调等多种声腔。角色行当有小生、老生、丑、乌净、正旦、青衣、婆角等。以外江弦即闽西人称“吊规”作伴奏弦乐,配之以月琴、三弦、月胡、笛、唢呐、古筝、琵琶及青铜大锣、圆通大鼓等各种乐器,舞台气氛热闹、紧张。木偶戏中的音乐唱腔跟汉剧类似,主要是皮黄和高腔,皮黄在木偶剧团叫做乱弹。高腔很古老是明初从浙江传到闽西地区的,现今保存较为完整。高腔班的木偶戏整台只有三个人,无乐队伴奏只有打击乐,两人前台提木偶,另一个在后台伴奏,前台主唱后台帮腔的形式,这种又叫做“三角班”。除了上述以外还有采茶戏,是在一间民间小调基础上发展而来。山歌戏,这是解放后才有的在山歌基础上加入表演形式而产生的。闽西的戏曲大致就是这几类。

  民间类:首先是客家地区的十番音乐。十番在闽西非常普遍同时也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十番的解释有两种,有的说是使用了十种乐器,有的说是一首乐曲翻来覆去演奏叫十番,我个人还是倾向于前者。过去十番的表演主要在理发店、学校等人多的聚居地。曲目也是非常多,相传以前有上千首,但我们现在留下来的只有三百多首,还在经常上演的其实只有一百来首,如《红绣鞋》《双扶船》《琵琶词》《一点金》《小扬州》《春夏串》等。

  其次,闽西还有一种半专业的民间音乐形式,叫鼓吹音乐,其音乐跟十番的区别在于,以吹(唢呐、笛子等)和打(鼓)等乐器为主,使用汉剧的西皮、二簧,以乐班的形式做商业化运作,根据不同的民俗需求可以弹性地选择是喜庆场合的《郭子仪拜寿》,还是悲伤场面的《梁祝》等。

  第三,打船灯,是以船型灯为道具,以音乐和舞蹈相配合而进行表演的一种传统民间艺术。其音乐是固定的民间小调《八板头》《尾子》《渔家乐》,后来各地发展为载歌载舞的小戏形式,经常上演《王婆骂鸡》《卖花线》等。

  第四,开天官,是为了喜庆场合而做的带有程式化的音乐仪式,有固定的曲式、固定的唱词和道白,是一个完整的吹鼓套形式。

  第五,客家山歌,是客家文化最具代表性的一种。语言朴素生动,歌词善用比兴,韵脚齐整。歌词句式为7字4句,每句为“2、2、3”的组合。词曲不固定,一般都是即兴编唱。可以一曲多词,反复演唱。按题材有劳动歌、情歌、儿歌还有红色山歌等,多冠以地名如上杭山歌、古田山歌等。其音乐风格多与地缘特色有关,例如龙岩一代地势较平,所以其旋律平缓,句幅短促:靠近山区的音域高起伏大,真假声相结合。

  第六,福佬地区静板和铙平吹。静板是由客家十番传到永定一代不断加工衍变而成,因其曲调典雅幽静而更名为静板。铙平吹,广东铙平县一带流行铙平戏,清末光绪年间传入龙岩,形成了现在的铙平吹。主要由堂鼓、唢呐、大钹、小钹、碗锣等组成,系曲牌联奏,曲牌与曲牌之间以打击乐贯穿,唢呐与打击乐同步进行,演奏时声势浩大。

  第七,红色歌曲,这是民族传统文艺与民族解放斗争相结合而产生的具有时代性的歌曲形式。其音乐特色是运用民间山歌、小调等,填上革命内容的唱词已达到宣传革命的效果,如《送郎当红军》等。上述基本就是我们闽西民间音乐文化的简单发展情况。

  记者:从上述您谈的民间音乐的发展中,可以看出曲调的一些共通性?

  何志溪:其实我们闽西民间音乐里面的十番、铙平吹等,所用的曲牌都是一样的。相传是早期的客家人定居于此,带来了中原的音乐又跟当地的土著民族畲族、瑶族古乐相结合而形成的。但是现在学界在论证的过程中并没有找到畲、瑶等族古乐的乐谱,反而我们的一些曲牌名《小扬州》等跟江浙的曲名相似。所以说我们民间音乐在流传过程中是具有变异性的,同样一首曲调根据流传地的不同会具有不同的特色,所以关于曲牌的具体定论还有待专家学者的考证。

  记者:《闽西民风概览》是您于2012年同肖干南先生共同编著的著作,书中涉及范围非常广泛,是什么契机使您创作了这部关于闽西民俗风格的作品?

  何志溪:其实以前我发表过很多关于闽西民间文化研究的文稿,但是总觉得不足以道尽闽西丰富深厚精湛的传统民间文化。后来我结束了退休返聘五年的职业生涯,有了大量的时间。于是,我先后走访了老裁缝、老泥木匠、老山歌手、老风水地理先生和老鼓、吹手师傅长期以及生活在农村的老知识分子等等,又搜集记录下了大量的闽西客家传统文化资料。2008年,我投入了一年多的时间开始对《闽西民风概览》进行编撰工作,此书涵盖整个闽西,不仅包括客家,还包括福佬和畲族。后来肖干南共同参与编写,我们增补了涉及甚少的伦理、道德、礼仪方面的语言习俗等。尽管我们力图反映迄今为止最为完整的闽西民间风俗和民间文艺,但是细细读来,总还有许多不如人意之处,心间仍然忐忑。所以《闽西民风概览》也姑且作为我们为闽西传统民间习俗和传统民间文艺的保护、传承与弘扬所尽的一份绵薄之力吧!

  记者:何老师,您能跟我们介绍一下闽西木偶戏的发展特色吗?

  何志溪:闽西木偶戏,旧称“傀儡戏”是闽西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地方剧种,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其发源有两种说法:一是明朝初年,由上杭的赖发奎、塘丰的温发明和李发佐、李发佑弟兄等人,从浙江温州学回来的木偶戏,后回到上杭组成了第一个木偶戏班;二是明朝初年,由上杭白砂水竹洋的梁姓开基祖梁缘春,从浙江杭州府于潜县学会的高腔木偶戏,后来此地成为闽西高腔木偶的发源地。

  早期一个木偶班,总共三个人,又称“三角班”。因为唱高腔所以又叫“高腔班”。无弦乐伴奏,只一人操纵打击乐,两人操纵木偶。演唱时一人领唱,两人帮腔,就算伴奏。清末以后,闽西汉剧大为发展,此时的木偶戏由单纯的“高腔班”,发展为唱汉剧音乐为主的“乱弹班”。另一种,是高腔和汉剧兼有的“半荤斋”班,音乐大为丰富起来,乐队也随之出现。木偶由原来的“十八罗汉”增加到二十四个,操作则由单一的一人操作一个木偶,发展到多人操作一个木偶。演员演唱发展得极为细腻、生动。戏班人增至六七人以上。剧目从连台本戏发展到“正本戏”和“单本戏”,可演剧目达一千余出。如上杭木偶剧团的新编古装戏《借雨降妖记》连城木偶剧团的新编神话故事剧《琉璃洞》等都广受好评。

  记者:您如何看待闽西民间传统音乐的传承和保护?

  何志溪:关于我们闽西民间传统音乐的传承问题,现在政府是有意识重视,也在做一些事情,像龙岩、上杭等地的文化馆都经常组织演出及成立静板、十番的民间乐队。而我个人认为最好的传承办法是让民间音乐进入市场,有市场就有生命力。在龙岩,采茶灯和吹鼓手的传承是最好的,因为这些音乐形式广泛运用于人们婚丧嫁娶当中,所以当地私人投资组织了很多采茶灯还有吹鼓队,以集体的形式进行商业化运作,这样一来民间艺人有钱分,既能提高他们的积极性,也有利于我们民间音乐的推广。市场运作无形中拉起了一条民间音乐的传承链条,如果让当地的政府来组织这种大规模的采茶灯是很困难的。所以我们现在的当务之急不是呼吁保护,而是怎样培养市场。最近龙岩汉剧团组织的汉剧进校园,一个月在校演出21场,这是一个很好的尝试,从娃娃抓起培育对传统音乐文化的爱好,从培育爱好到培育市场,这才是解决民间音乐传承的根本之道。

  在《闽西民风概览》的前言,何志溪老师曾写道:“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一个民族的魂,是一个民族或民系认定的标志。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民族,都十分重视保护与传承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连自己的传统文化都不重视的民族,是个没希望的民族。”

  

  

   

编辑:刘敬敏

关键词:

说两句

相关阅读

参与讨论

我想说

央广网官方微信

手机央广网

点击排行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807188 新闻热线:4008000088 E-mail:4008000088@cnr.cn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京ICP备05065762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54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介绍 | 央广网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