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挥汗如雨,一瓶冰凉的饮料,瞬间让人心旷神怡。尤其是运动饮料,既能减轻运动疲劳又能提高运动耐力,是很多年轻人夏日运动的标准配置。那究竟什么是运动饮料,又该怎么选择呢?7月15日,江西省市场监管局就此发布了消费提示。

  根据《运动饮料》(GB15266—2009)明确的定义,运动饮料是指营养素及其含量能适应运动或体力活动人群的生理特点,能为机体补充水分、电解质和能量,可被迅速吸收的饮料。

  运动饮料可及时补充能量和流失的钾、钠等电解质,维持人体酸碱平衡,使人体在长时间高强度的运动训练中,保持较好的体力和耐力,并明显减轻运动后的疲劳感。

  怎样选择运动饮料?运动饮料属于特殊用途饮料的一种,《饮料通则》(GB/T10789—2015)中,特殊用途饮料被分为运动饮料、营养素饮料、能量饮料、电解质饮料等。也就是说,后面3种特殊用途饮料并不属于运动饮料。其中,营养素饮料,如维生素饮料等,虽然不属于运动饮料,但由于它们添加了维生素、电解质,日常运动中也可以饮用;能量饮料,主要作用是为机体提供补充能量,或加速能量释放和吸收的饮品;电解质饮料,虽然有钾、钠、钙等物质,但相比于运动饮料,并没有“补充能量”“迅速吸收”等特点,更适宜日常饮用。

  运动饮料可以当日常饮料喝吗?运动饮料并不是职业运动员的专属,一些进行中高强度运动或从事较重、较长时间体力活动的人群,在大量出汗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喝运动饮料来补充水分、电解质和能量。不过,运动饮料虽然能快速补充能量,但其含糖量通常在3%—8%,长期饮用会造成肥胖、糖尿病、龋齿等健康问题。此外,运动饮料中的钠含量一般在50—1200mg/L,钾含量一般在50—250mg/L,长期喝会加重肾脏负担,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对于运动量不大和运动减肥的人群来说,平时应注意补充水分,如果将运动饮料当成水或者普通饮料喝,反而会影响健康。

  运动饮料消费要讲科学。运动饮料适合1小时以上剧烈运动、大量出汗的高强度运动或劳动时饮用,日常轻度活动或久坐不动时,并不需要喝运动饮料。运动饮料中钠含量较高,对于血压较高、心脏病、肾功能有问题的人群,不建议饮用。运动饮料含糖量较高,过量摄入糖分会产生肥胖、糖尿病、龋齿等健康问题,儿童或糖尿病患者饮用时应格外慎重。

  购买运动饮料时,最简单的辨别方法就是看包装上是否有“运动饮料”字样。此外,还要仔细看看瓶子上的成分说明,选择不含有咖啡因或者二氧化碳的运动饮料。食品安全标准中有要求,咖啡因不得使用在运动饮料中,因为大量摄入咖啡因易造成心律不齐、血压升高等副作用。二氧化碳气体则易产生大量气泡,使胃部产生胀气感,对运动不利。

编辑:苗雁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