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世界第一大啤酒生产国和消费国,是世界啤酒产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我国的啤酒产量约3600万千升,占世界啤酒产量的20%以上,超出位居第二的美国1000多万千升,是当之无愧的啤酒大国。酿造实力、智能制造水平、装备水平都是世界领先。所以,把中国啤酒的品牌和文化向全世界展示并创造深度交流的平台,恰是时机。“全球啤酒文化探访与研学项目”在这一契机下应运生成。

3月28日,由中国酒业协会指导,中国啤酒趣味研究院与行知探索文化发展集团联合发起的“漫行知趣,醇享求道”——全球啤酒文化探访项目启动发布会于北京成功举办。

发布会上,中国酒业协会秘书长兼啤酒分会理事长、中国啤酒趣味研究院院长何勇在视频致辞中表示:“中国啤酒工业用三十几年就完成、甚至超过了其他啤酒强国上百年的技术发展,并由大变强迈向智能化和高端化发展阶段。大家可以感受到,我们的啤酒产品正在加速创新和升级。所以,是时候把中国啤酒的品牌和文化好好地梳理和凝练,向世界做有效的输出。同时,我们期待与国外啤酒行业的交流和沟通,让参与项目的消费者们更深入的了解中西方啤酒文化的差异,感受中国啤酒的自信与魅力。当然,这样的交流进程需要极为专业、以及注重品质的运营机构。很荣幸与行知探索集团在这个项目上建立合作,也感谢中国啤酒TOP5企业、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在产品设计和专业培训方面给予的支持和帮助。相信在众多机构的合力之下,中国啤酒趣味研究院一定会把啤酒文化探访与研学的项目做得越来越好,越来越有影响力。”

中国酒业协会啤酒原料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乐啤联盟首席科学家张五九认为,我国啤酒行业的发展无论在酿造技术、智能装备、包装、物流等多方面都走在世界的前列,中国啤酒品牌影响力持续走强。希望以“全球啤酒文化探访与研学项目“为契机,体验中西方啤酒文化,共同感受啤酒的艺术与技术的双重魅力。

中国酒业协会啤酒分会秘书长、中国啤酒趣味研究院秘书长元月表示,啤酒最早起源于中国。很多消费者普遍认为啤酒是西方的“舶来品”,但其实在中国的古代就有啤酒。明·宋应星《天工开物》中记载:“古来曲造酒,蘖造醴,后世厌醴味薄,遂至失传,则并蘖法亦亡”。句中“蘖”指发芽谷物,“醴”指低酒精度的发酵饮料,即说明了早期啤酒的存在。现代啤酒工艺确实是由西方舶来,但不可否认中国早期啤酒的存在。所以说,中国的啤酒是有文化底蕴的。讲好古代啤酒的故事,做好当代中国啤酒品牌影响力的输出,是协会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策划啤酒文化探访研学项目的本意和初衷。

行知探索文化发展集团创始人曲向东说,极之美会同中国酒业协会、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的相关领导、专家,在目的地选择、行程设计、体验设计等方面进行了精心策划,此外还会组织一系列专业的讲座和交流活动。这次与中国酒业协会、中国啤酒趣味研究院的合作,希望搭建一个跨文化的交流平台,让更多人感受到啤酒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在中国啤酒趣味研究院执行秘书长王亮的主持下,极之美项目总监卜琳娜,项目顾问兼带队导师,国内首批BJCP啤酒裁判之一,大师杯组委会成员沙涛,比利时法兰德斯旅游局中国区首席代表李昕就“全球啤酒文化探访与研学“项目展开介绍。啤酒文化探访类产品首发站是比利时,比利时多元的啤酒文化,被UNESCO列为无形文化遗产之一,拥有极其丰富的啤酒种类和品牌,以最具代表性的修道院啤酒和兰比克啤酒著称。希望在比利时,消费者能以前所未有的形式,深入到当地的啤酒酿造者交流活动,品味啤酒中的宁静与自然。沙涛表示,啤酒文化探访项目在每一个目的地都将有带队老师讲解啤酒背后的文化,沉浸式体验不同地区的啤酒之美,感受啤酒文化的丰富属性。未来研究院还将继续开发北欧,澳大利亚等多国线路,持续引领啤酒爱好者与从业人员在全球范围内深度挖掘并与更多地区的优质啤酒文化进行交流体验。

发布会介绍,在全球啤酒领域研学类产品—“历久弥香”啤酒复兴之路考察项目中,首次发团拟定周游德比荷三国。后续中国啤酒趣味研究院会携手行知探索文化发展集团,联动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与中国啤酒TOP5企业,不断优化和扩增啤酒领域研学类产品。

中国啤酒趣味研究院在发布会中还举办了第二届顾问证书颁发仪式。中国酒业协会啤酒分会秘书长元月就过去各合作顾问对中国啤酒趣味研究院的相关工作支持表示感谢,并希望继续以研究院为契机,打破啤酒业领域壁垒,探寻文化合作边界,通过多领域合作赋能啤酒产业,共同助力啤酒品类优势文化传播,打造更多、更具影响力的跨领域的现象级IP活动和传播内容。

随着全球啤酒文化探访与研学项目的启动,啤酒专业培训的嵌入将推动啤酒类大众培训业务的发展。同时,在未来的推广和宣传基础上,将开发和测试大众接受度更高的,更有意自发参与的啤酒类培训课程。全球啤酒文化探访项目将势必成为推动中国啤酒品类文化国际化交流桥梁。

编辑:苗雁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