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个体工商户登记管理规定》将正式施行。新规出台前,福建省市场监管局秉持“争优、争先、争效”意识,率先开展涵盖个体工商户登记、转型、注销、发展全链条的服务体系改革试点。通过一系列改革举措,福建省为个体工商户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成效显著。截至2025年6月底,福建省实有个体工商户551.12万户,转型升级步伐加快,经营状况持续改善,为地方经济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数字化登记:数据多跑路 群众少跑腿

福建省市场监管局依托“福建省网上办事大厅”和“闽政通”APP,率先实现个体工商户设立、联络员备案等事项“全程网办”。福州市鼓楼区政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称,在指导下,不熟悉流程的人十几分钟也能完成操作。申请人通过手机完成信息填报、电子签名、材料上传,营业执照邮寄到家,实现有事“一网办”、办事“零跑动”。通过“闽政通APP”个体工商户全程智能化登记的,可在自助打照机自行打印,15分钟内完成办理,实现“全程自助”“即来即办、立等可取”。

福州市台江区某餐饮店经营者陈女士感慨,过去办营业执照要跑窗口、排长队,现在用手机扫码,半小时就能办好,连店门都不用出。福建省市场监管局注册审批处负责人表示,通过与公安、自然资源等部门数据共享,申请人无需重复提交身份证等材料,真正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工作人员指导经营者通过个体工商户全程智能化登记,实现半小时就“领取执照”(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供图)

直接变更登记:转型无障碍 老店焕新颜

针对个体工商户规模扩大后的发展需求,2024年6月18日,福建省市场监管局联合16个部门出台《关于支持“个转企”工作指导意见》,推出“直接变更登记”模式。转型后的企业可保留原个体工商户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成立日期及名称字号,享受小微企业税收优惠、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红利。

2024年12月9日,福州市仓山区某贸易商行郑先生为扩大运营规模,到仓山区政务服务中心办理“个转企”登记,不到1小时就领取到新营业执照。平潭综合实验区某科技有限公司通过“线上申报+远程身份认证”,“足不出户”完成“个转企”登记,股东郑女士表示十分方便。截至2025年6月底,福建省已有4660家个体工商户顺利转型为企业,七成以上集中在批发零售业、制造业、居民服务修理等行业。

直接变更经营者:省心又省力 办事更顺畅

新规中“直接变更个体工商户经营者”政策于2023年在福建落地。以往,个体工商户变更经营者需先注销原营业执照,再重新申请设立登记,手续繁琐,还可能导致无形资产受损。“直接变更个体工商户经营者”这一政策便利了因家庭经营传承、合伙调整等原因变更经营者的个体工商户,保障了经营连续性和市场主体稳定性。

厦门市海沧区一家理发店,母亲将理发手艺传给儿子,借助政策顺利交接经营权,实现店铺平稳过渡。截至2025年6月底,共有99621家个体工商户直接办理了经营者变更登记。

允许“一照多址”:降本又灵活 激发新活力

“一照多址”政策允许个体工商户在登记机关辖区内,除涉及前置审批的经营范围外,登记多个实体经营场所,打破“一照一址”限制,方便其灵活调整经营布局,降低行政和时间成本。

福鼎市经营火锅店的肖先生在市区及乡镇开设多家连锁店,得益于“一照多址”,便利了证照管理,减少重复年报,节省办事时间和管理成本,扩大品牌影响力。霞浦县从事海带生产的孙先生表示,之前个体工商户办理食品生产许可证只能申报一个生产地址,现在“一照多址”考虑了实际经营成本,减少费用,实现经营灵活性。

龙岩市市场监管局注册审批窗口为企业颁发“一址多照”营业执照(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供图)

跨区迁移登记:迁移更便捷 营商更宽松

2023年10月,福建开始探索实施个体工商户全省范围内跨区迁移登记。跨登记机关辖区迁移的个体工商户,只需向迁入地登记机关申请变更登记,迁入迁出机关建立高效信息对接和档案迁移机制,确保迁移无缝衔接。

漳州市龙海紫泥的郭先生于1999年在漳州市长泰区开了一家百货店,因想回老家发展,拟将长泰的店面转让。龙海区紫泥镇便民窗口工作人员宣传政策后,指导其填写申请材料,并与迁出地登记机关对接。“直接跨区办理迁移登记,不用来回跑,还能保留原营业执照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及成立日期,对持续发展很重要。”郭先生十分感激。

线上经营地址登记:纯电商规范 发展有保障

新政策规定,纯电商经营者可将电商平台提供的网络经营场所登记为经营场所,登记机关在经营范围后标注“(仅通过网络开展经营活动)”,为其提供合法经营身份认定,方便监管部门管理服务。

对于在两个以上电商平台开展经营活动的纯电商经营者,需同时登记各经营场所,防止出现经营地址模糊、监管盲区等问题。福建省市场监管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是适应数字经济发展、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能提升电商行业信誉度,保障消费者权益,促进电商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经营权继承:明确新路径 传承添动能

新规定明确,当经营者死亡后,继承人可凭公证书、法院文书、调解书等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向相关部门申请变更经营者或者办理注销手续。这一规定细化了经营权继承流程和材料,使继承过程更具可操作性和规范性。

石狮市王造小吃店是家族几代传承的老店,原经营者王先生离世后,继承人准备好公证书等相关文件,即可依法申请变更经营者,确保店铺正常运营。相关专家表示,这是市场监管领域的重要创新,解决了经营权继承法律难题,为市场主体传承发展提供稳定制度环境。

简易注销登记:免交清税证明 退出更便捷

新政策规定,满足特定条件的个体工商户申请简易注销时,无需提交清税证明。登记机关收到申请后,将信息推送至税务部门,税务部门10日内未提出异议,登记机关即可直接办理注销手续。

福建省市场监管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是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激发市场活力的具体体现,能降低市场主体退出成本,促进市场资源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鼓励创业者投身市场。下一步,将加强与税务部门协作,确保政策顺利实施。

名称登记明晰:规范再升级 秩序更有序

新规定要求,使用名称的个体工商户必须在名称中标明“(个体工商户)”字样,有助于区分市场主体类型,避免消费者混淆,为监管部门分类管理和精准执法提供便利。

南平市建阳区安千百货商行(个体工商户)经营者表示,标明后别人一看营业执照就能区分个体户和有限公司,不会产生误解。福建省市场监管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是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能减少市场纠纷,提高市场主体诚信度和公信力。

港澳台居民:打破壁垒 便利再升级

新政策规定,港澳台居民申请登记个体工商户时,可将港澳居民居住证、台湾居民居住证上记载的居所作为经营者住所登记。针对部分港澳台居民经常居所与证件记载居所不一致的情况,以经常居所为准登记,体现政策灵活性和人性化。

新规进一步优化港澳台居民申请登记个体工商户流程,为其在内地(大陆)开展个体经营活动提供便利,促进区域经济交流与合作。

分型分类培育:精准施良策 发展促提升

福建省市场监管局建立“生存型”“成长型”“发展型”分型标准,首批认定892家“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纳入重点培育库,针对不同类型主体实施差异化扶持政策。

“获得100万元‘名特优新贷’后,酒厂现在正紧锣密鼓地进行厂房扩建及改善生产设施,预计年产量将翻倍。”连城县客家某老酒厂罗厂长说。

跨部门协同:构建生态圈 服务全方位

为破解个体工商户融资难、维权难等问题,福建省市场监管局牵头建立跨部门联动机制。

金融支持:推出“名特优新”贷、随借随还等金融产品,鼓励银行对个体工商户进行开户费减免、年费优惠等服务。截至2025年5月底,个体工商户经营性贷款7265亿元,同比增长6.3%。

法律保障:充分利用律师、公证、人民调解、仲裁等法律服务资源,开展个体工商户法律服务、法治宣传等活动,鼓励和引导法律服务机构为个体工商户免费提供法律服务。

政策直达:建立健全“全国个体工商户发展网”福建分站,推动“闽商易融”贷款码、“易企办”等平台入驻,个体工商户经营者可一键查询政策和“名特优新”名录,上架“名特优新甄选”店铺展示销售,助力特色产品产销。

展望新征程:改革再深化 活力再激发

福建省市场监管局注册审批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个体工商户登记管理规定》实施,福建将进一步深化服务改革创新:

加强部门协调。推动“个转企一件事”改革,强化经营许可审批政策协同,做好变更登记、许可延期、数据推送等工作,解决“个转企”变更登记后的认可问题。

实施精准帮扶。进一步实施个体工商户分型分类精准帮扶政策,加大对发展势头好的个体工商户在品牌、知识产权、要素资源方面的扶持力度。

规范涉企检查。进一步规范优化涉企行政检查,推行个体工商户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对信用风险较低的个体工商户和中小微企业“无事不扰”免检期由1年延长至2年,对信用风险一般的降低抽查比例和频次。

“个体工商户是民营经济的‘毛细血管’,我们既要当好‘登记员’,更要做好‘服务员’。”该负责人强调,福建将持续以改革破难题、以服务增动能,助力个体工商户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来源: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编辑:罗晓英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