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建江夏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社会实践队赴武夷山市,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践行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受领悟乡村振兴战略要义。

福建江夏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社会实践队合影(胡钰 摄)

实践队员们来到武夷山国家公园智慧中心进行参观和学习。该中心综合运用智能化技术,实现了对公园“天地空”全方位、全天候监测管理,提升了生态保护能力。实践队员们通过沉浸式体验智能化“天地空”监测管理平台,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生态发展思想有了直观认识和理解,明白了保护好武夷山这片“双世遗”宝地,是福建青年学子义不容辞的责任和担当,也更加坚定了守护祖国绿水青山、投身美丽中国建设的信念。

在燕子窠生态茶园,实践队深入实地学习“夏种大豆、冬种油菜”等绿色生态种植模式,深刻理解科技兴农、绿色兴农对推动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核心作用。在“三茶统筹”展示馆,实践队系统了解武夷山茶产业的历史与成就,深刻感受到生态绿色发展是可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激活乡村内生动力、打造特色产业品牌、构建绿色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实践队参观了武夷山茶廉文化教育基地,队员们在此不仅探寻了武夷茶的悠久历史和精深工艺,更深入理解了“茶廉”文化的深厚内涵及其在新时代的廉洁教育价值。队员们还进入茶叶企业,通过在博览馆学习、体验传统制茶“摇青”技艺,对茶旅融合的创新发展模式有了直观认识。

此外,在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中,实践队还开启了“寻芳五夫、拜读朱子”的文化探寻之旅,学习朱子文化精髓,理解朱子文化要义。从朱文公庙到紫阳楼,从兴贤古街到书院旧址,再到庄严肃穆的朱子雕像广场,队员们身临其境感悟朱子“格物致知”“为天地立心”的智慧与担当,以及“以民为本”“爱民如子”“取信于民”的民本思想。而在闽越王城博物馆和城村汉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丰富的文物与古老的遗迹让队员们深切感受到历史文化的厚重底蕴,进一步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历史使命感。(林榕馨)

编辑:张子剑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