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福州7月15日消息(记者张子剑)近日,福州市鼓楼区某公寓小区业委会将一封感谢信送到福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鼓楼大队,字里行间满是对公安交警部门高效解决道路交通拥堵及夜间汽车鸣笛问题的诚挚谢意。

这样的认可在鼓楼交警大队并非个例,办公室墙上悬挂的一面面锦旗,既是他们为民服务的生动注脚,更承载着群众沉甸甸的信任与肯定。

近年来,鼓楼交警大队始终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紧盯交通领域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办实事为“关键点”回应民之所需,以解民忧为“落脚点”提升民生福祉,用实际行动让群众的出行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民生答卷。

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相关负责人介绍与福州交警联合开通就医绿色就诊通道的举措成效(央广网记者 张子剑 摄)

警医协作破解“生命通道”梗阻

交通是城市的“血脉”,医院周边道路更是关乎患者安危的“生命通道”。鼓楼辖区内分布着19家二级以上医院,其中多家大型医院紧邻城市主干道,高峰时段交通拥堵曾是困扰医患的难点。

“2022年10月前,出租车都在五四路上下客。”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基建科科长陈旭亮回忆,早晚高峰时,出租车临时停靠不仅加剧机动车道拥堵,患者下车时还面临着安全隐患。

为打通这一堵点,鼓楼交警大队与院方深度协作“把脉问诊”,创新推出“警医共担社会责任”模式:建议在门诊楼前增设落客通道,实行出入口分离设置,优化院内绕行路线,并划定出租车专用候客区域。

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改造后的入口(央广网发 福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鼓楼大队供图)

改造后,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不仅开通了上下客绿色通道,还将连接东西门的内部道路向社会开放。车辆可经院内道路从五四路北往西南方向直达华屏路,直接缓解了五四华林路口的交通压力。

这一成功经验随后在协和医院、福建省妇幼保健院、省立医院等区域推广,“微改造”如同精准施策的“特效药”,让多家医院周边的交通拥堵得到显著缓解。

盘活景区资源提升旅游体验

作为福州城市中轴线的文化地标,三坊七巷被誉为“里坊制度活化石”,如今已成为各地游客打卡福州的首选地。景区及周边达明美食街等区域的交通秩序,直接影响游客体验与城市文明形象。

“出来玩最怕车难停,这次来三坊七巷,跟着路口统一的停车指引牌很快就找到了车位,特别贴心。”来自浙江的游客江先生点赞道。

为满足游客激增的停车需求,在福州市委、市政府和市公安局统筹部署下,鼓楼交警大队重点整合景区周边资源,持续扩容停车供给。

截至2025年7月,三坊七巷周边已布局11个停车场,提供2039个小车泊位;针对旅游大巴停放需求,雅道巷、乌山北坡等停车场完成专项改造,新增31个大巴泊位,大幅提升了旅游车辆承载能力。配合各路口统一标准的停车指引标识,让车辆停放更便捷有序,为游客营造了暖心的出行环境。

创新“飞行棋(骑)”模式优化路口秩序

城市交通关乎民生与形象,如何减少拥堵、提升通行效率?福州市公安局深度推进道路交通综合治理,结合中心城区路网实际情况和市民通行需要,在东街口率先试点路口“飞行棋(骑)”通行模式,有效提升道路利用率、通行效率和安全性,在全市范围得到应用推广。

东街口率先试点的“飞行棋(骑)”通行模式(央广网发 福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鼓楼大队供图)

“我们从通道设置、红灯等待、车辆让行等细节入手,设计出‘三道、两区、一提示’为核心的路口通行体系。”福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鼓楼大队大队长潘光辉介绍,该模式通过配套调整交通标线、标志和信号灯,实现了“各行其道更明晰、分区等待不外溢、绿灯通行不交织、调头通行更高效、右转礼让更安全”的治理目标。

目前,鼓楼辖区已有39个路口推行该模式。这些路口的人车通行效率显著提升,高峰时段拥堵状况明显改善——权威地图软件监测的拥堵指数显示,相关区域2023年以来的拥堵指数保持大幅下降趋势。

编辑:龚雯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