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暌违一年的上海书展重新回归并在线下成功举办。5天展期,吸引了近120家出版发行机构带来约2万种图书,以及近百场线上线下活动。无独有偶,第四届深圳书展也于近期落下帷幕,10天展期共计实现销售码洋3434万元,同比增长24%,刷新了全国时间最长、销量最高的城市书展纪录。在疫情防控背景下的书展依旧火爆,折射出市场对书展载体的需求度,以及消费者对文化精品的渴望。

  一直以来,有观点认为在网购便利、电子书普及的背景下,书展已经不再重要。事实上,与其他行业展会一样,书展也是行业交流的重要平台,是作家、编辑、书店、传媒公司、出版商等不同主体的聚会。书展为产业链上下游提供了平台之便,让各方在展会上获取图书产品各链条所需的市场信息,提供洽谈合作、采购版权的实体场景。不难看出,书展的价值并不只是图书销售,也是产业发展的助推器,一届成功的书展将为整个行业带来发展底气和信心。如何办好书展,怎样办出新意、办出特色,自然成为一个值得讨论的话题。

  办好书展靠什么?在疫情防控的背景下,首先是确保安全。比如,为了安全办展,2022上海书展采取全流程管理、全线上实名预约方式,结合卫健部门要求制定并发布的门票预约和入场指引,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向读者进行详细解释,保证入场读者提前完成健康申报流程,最大程度保证展会平安举办。

  办好书展还要充分开拓品牌广度,延长书展的价值链。例如,今年的上海书展采取了“线上线下结合、分四阶段推进”的方式推出书展活动。第一阶段是“阅读走进如常生活”系列活动,第二阶段是“喜迎和庆祝二十大”主题图书联展,第三阶段是“2022上海书展云端新阅读”活动,第四阶段是线下实体书展。线上线下各个阶段的安排,不仅延长了书展品牌的曝光度,同时也维持了图书消费的热度。

  是否出新出彩,仍然是衡量好书展的重要指标。比如,今年的深圳就把书展办成了嘉年华,集合了卖书、展示、新书发布、文化沙龙、落日音乐会、文学咖啡吧等种类繁多的活动,同时还与2022簕杜鹃花展联动,在莲花山下勾勒城市人文自然相融、书香花香交织的阅读风景线。

  如今,书展发挥着连通行业上下游的展会功能,更寄托着市民对于文化精品的追求。办好家门口的图书盛会,不仅是为了满足消费者的期待,同时也是展现城市精神面貌的好契机。

编辑:秦立玲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