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村里办起乡村戏剧节 只为让城里人和农村人互相看见

  思索

  85后牟昌非形容自己的学生生涯,用了一个词:顽劣。“小时候经常被老师撵回家。”即便如此,在“放养”的家庭环境中,他逐渐摸索出自己的爱好,“我挺爱写字的,写毛笔字。”书法是牟昌非艺术审美启蒙的开端,此后他的学习和工作都与艺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大学毕业后,他前往北京学习书画装裱。

  2013年,牟昌非在美术馆工作期间,一件小事让他对人与艺术的关系产生了思考。“我在美术馆的工作主要是布展、讲解、发发新闻,偶尔也去园子里拔拔草。”美术馆的工作繁杂忙乱,展览一场接着一场,虽然牟昌非每天跟艺术品的距离很近,却没有欣赏的时间。“有时候第二天就开展了,画却还没到,大半夜运过来了,馆里没有人,只能自己一个人布置,根本没有时间看画,光顾着干活了。”牟昌非说,自己看似是在美术馆上班,其实很难像游客那样去看一个艺术品。

  “有一次,一位大叔来馆里找小孙子,说是之前从没进来过。”在与大叔的交流中,牟昌非得知,大叔就住在美术馆旁边,但是11年来从没踏进过美术馆,问其原因时,大叔回答称“这个地方太高大上了”。

  在牟昌非看来,艺术馆本该是做美育的地方,不应该设置门槛,如今反而给人留下了“有门槛”的印象。此外,“事务性的活儿使人与艺术品的关系变了。”牟昌非开始另谋出路。

  “是否只有所谓的职业艺术家才能做展览?”他抛出疑问并创办了自己的见山工作室。“见山是山,见山不是山,见山又是山。”牟昌非说,这是自己工作室名字的来源。“而且自己的性格也是开门见山的类型。”开工作室的尝试并没有那么顺利,为了维持生计,他把自己写毛笔字的手艺转移到了篆刻上,以此获得一份经济收入。

  回村

  2020年因为疫情原因,牟昌非选择回村。

  牟昌非回村前,就在村庄举办过戏剧节。那是2015年,牟昌非还在潍坊开工作室。每到农忙时,牟昌非总要听从父母的呼唤,回到村里骑上三轮车,在周边村子里转悠着卖果树。他从2016年开始办戏剧节,召集认识的会唱戏的朋友回村唱戏,目的就是增进城乡居民的交流,让城里人和农村人互相看见。戏剧节的舞台一开始在梨园,后来慢慢扩展到整个村子,演出内容包括本土传统戏曲、实验话剧、纪录片等。“戏剧节一年举办两回,分别在春种秋收时节举办,也是希望能跟村子的频率同步,希望它能在村子里慢慢落地、生长。”

  除了因为疫情原因断了一回,截至2022年秋天,牟家院村的乡村戏剧节已经举办了13回。今年国庆节期间,牟家院村第十三回乡村戏剧节采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办。本次戏剧节的主题围绕游戏展开,包含赏地方戏、玩乡村剧本杀、一起玩游戏、观看纪录片等十三项活动。其中,剧本杀单元中,《归来可“见”乡?》主题聚焦在农村发展,参与的队员分为三个阵营:一个支持农村教育;一个支持发展农业技术;一个支持建立5G网络。玩家们根据给出的地图,在村内不同场景寻找真实村民,给出不同的意见,然后进行讨论投票,决定资金流向。“从春天开始,台大的一个研究生就跟我一起讨论,如何在乡村做一个剧本杀的游戏,通过了解村子的故事,设计一个剧本杀游戏,让村民和城市里来的人参与进来。”一场剧本杀,既了解了村里的故事,又看到了村里的公共生活,牟昌非介绍,剧本杀设置的初衷在于以一种更轻松的方式来了解村子,了解城市和乡村的关系,增进城乡之间的交流。

  对于未来,牟昌非不做设想。“我觉得自己没有挣钱的头脑。”牟昌非认为,爱好是不能职业化的,自己不能靠爱好来获得物质的充盈。

  现在的牟昌非,经济来源来自篆刻收入,每月有几千元左右,足以满足自己和父母的一日三餐。与他相伴的,还有一屋子的书籍以及他的见山经济公众号。

  “回村”是时下的热搜词,城市与乡村的人口交流从不曾停下。来自潍坊的牟昌非也在2020年回到了自己长大的牟家院村。在这个玉米铺满大街小巷的村子里,他已经办了13次戏剧节。

  “如果我一开始去看了乌镇戏剧节,那么我可能不会开始,感觉自己跟专业人士的差距太大了。”牟昌非说,不过他认为,做戏剧是自我突围的一种方式,如果做成了,传递出有人在做这么一件事的信号,这件事比戏剧节本身更有意义。

  《齐鲁晚报》

编辑:秦立玲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