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快看,我们头顶上有翼龙哦!”“原来四川盆地是这样的地形。”“合川马门溪龙化石的骨架居然这么长!”……11月下旬,成都自然博物馆(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以下简称“自然馆”)甫一开放,便引起了广大市民爱好者的热切关注。

  60多年来,自然馆走过春风秋雨,逐步发展成为一座在中国西部乃至全国享有较高知名度、以地学类藏品为主的自然博物馆,成为天府大地上新树起的文旅标杆项目,为成都文化和旅游行业恢复性增长、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

  从无到有 自然馆傲世挺立

  自然馆的前身是成都地质学院的3个地质专业陈列室,主要用于收藏、展示学校师生野外实习采集的各类地质标本,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服务,是一个配套的教学实习场所。

  1962年,陈列室升级为“成都地质学院陈列馆”。1986年,更名为“成都理工学院博物馆”。2001年,更名为“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并逐渐向着“收藏+教学+科研+文保+科普”多元复合功能于一体的“博物馆+”形态发展。

  “实际上从1986年起,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就开启了走出校门面向社会进行科普宣传的探索,在完成产教学研的同时,承担起博物馆的社会价值和公益属性。”成都理工大学副校长许强介绍。

  2017年,按照成都市政府与成都理工大学签署的相关合作协议,成都市斥资10亿元对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进行改(扩)建。

  据介绍,改建后的自然馆建筑总面积达5万余平方米,展厅面积1.7万余平方米,共设地质环境、矿产资源、龙行川渝、恐龙探秘、生命探源、缤纷生命6大主题展厅,配设临时展厅、4D影院、学术报告厅等。馆内除有恐龙化石“合川马门溪龙”外,还有6万余件古生物化石、岩石、标本等稀有展藏品。

  深度融合

  持续完善自身功能

  全新的自然馆以文旅融合为导向,不仅实现了自身规模的突破,更在强化“收藏+教学+科研+文保+科普”功能的同时,为广大市民游客提供了一处新奇的游览学习胜地。

  “自然博物馆就是关于自然的,集收藏、研究、展示和教育职能于一体的场所。”成都市民、自然博物爱好者张一认为。自然馆在做好这些基础功能的同时,正朝着更完善的方向迈进,将蜀山、蜀道、蜀水理念融入建筑方案。6块巨大岩石构成建筑主体,将挺拔巍峨的雪山融入自然馆外部造型;将行走栈道的体验带入自然馆内部空间,用天桥和长廊象征蜿蜒盘旋的蜀道;将古人治水智慧引入自然馆室外园区,用东风渠弯曲的水流和倒影水池,体现成都千年蜀水文化。

  中建西南设计院总建筑师刘艺介绍:“我们汲取了川西高原雪山的特点,地质运动、板块隆起塑造山石嶙峋的形象。人在博物馆展厅之间穿行,就好像通过蜀道走进蜀山、蜀水之间,这就是我们特别想营造的空间氛围,凸显大自然鬼斧神工之妙。”

  值得一提的是,自然馆在展示本土物种方面也很用心。其中,龙行川渝厅集中展示了合川马门溪龙、广元马门溪龙等多件在川渝地区发掘的恐龙骨架,增强了参观者对川渝恐龙的整体认知,地域特色十分鲜明。

  “自然馆内还通过艺术和技术相结合的方式设计展项,比如通过AR技术、VR技术、投影解剖技术、4D影院、球幕影院等技术手段让‘展品说话’、让‘化石复活’。”成都城投集团统建公司副总经理、自然馆项目负责人陈丹说。

  树立标杆

  助力成都文旅发展

  华丽升级的自然馆建成并对外开放,为后疫情时期的成都文化和旅游行业增添了新发展动能,引起了社会各界的瞩目。不少省内外游客闻悉自然馆开放,带着小朋友前往参观学习。

  走进全新的自然馆,观众不仅可以“看”和“听”,还可以通过多媒体互动设备进行互动体验,通过化石展品发现史前生物的秘密,探索不同物种的起源之谜。

  “自然馆一层的地质环境厅和矿产资源厅,展示方式新颖、科普内容很扎实。比如把隆昌铁陨石放在太阳系形成和早期地球地质部分就很合理。”张一说。实物加叙事的方式能帮助观众轻松愉悦的学习了解地学类知识。

  党的二十大作出了“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重大部署,为自然馆下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也坚定了其助力区域文化和旅游行业高质量发展的信心。

  “自然馆的建成填补了西南地区多学科、综合性自然类博物馆的空白,更有利于学校的教学、科研、文保和科普等工作。”许强表示,下一步,自然馆将突出公益属性和社会效益,全力打造成以研究为特色的世界一流自然博物馆,助力天府文化走向世界。 (桓毅)

编辑:雷妍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