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叶芷涵

央广网重庆5月20日消息(记者白刁尹 实习生许诺 田苗苗)在重庆,有这样一支队伍,他们身着志愿者背心,总是像“及时雨”一样出现在残疾朋友身旁。他们默默无闻穿梭于热闹街市按摩义诊、文艺演出,顶着酷热严寒在居民家中救助帮扶、周访探视。

这些志愿者中,有熟练推拿按摩的盲人,有热爱手工制作的智力障碍者,有精通绘画书法的肢体残障者……他们自身都有不同程度的残障,却依然满怀温暖,互帮互助,组成了一支特别的队伍——“528·我爱帮”残疾人志愿服务队。

以残助残 做困难群众的“贴心人”

5月19日,第33个全国助残日来临之际,重庆市人民政府残疾人工作委员会在大渡口区举办了全国助残日活动。一大早,记者便看到他们忙碌的身影。

志愿队进行推拿按摩志愿服务(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之前我们是以协会的形式,各自服务对应类型的残疾人。后来我们五个残疾人协会一起组建了‘528·我爱帮’残疾人志愿服务队,互补互助,更好地为有需要的人服务,为社会贡献残疾人的一份绵薄之力。”大渡口区肢残人协会主席、“528·我爱帮”残疾人志愿服务队队长伍生亮介绍道。

据介绍,“528·我爱帮”残疾人志愿服务队成立于2020年,是在盲人按摩义诊服务队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重庆市首支全部由残障人士组成的志愿者队伍,目前总共有160余位注册志愿者。

谈到志愿队,一手将队伍建立起来的重庆市盲人协会副主席、大渡口区残联兼职副理事长刘玉霞如数家珍,“这支队伍平时的工作主要是组织残疾人朋友,有针对性地开展对独居老人的走访慰问,与他们聊天、帮他们打扫、带他们就医等。”

同时,志愿队还积极开展“文化助残”活动,不少热爱文艺的残障人士经常走访周边社区,进行唱歌、跳舞等文艺表演。刘玉霞说,在志愿队中还有一支独具特色的“巧编”团队,他们主要是智力或精神残障人士。在志愿活动中,他们不仅能帮助他人学习手工,还能有效稳定自己的病情。

志愿者的巧编作品(央广网发 许诺摄)

“受助”变“施助” 共圆自强之梦

“残疾人志愿服务队的成员普遍都得到过社会或他人的帮助,他们十分想把这份爱传递下去。”刘玉霞直言。

“528·我爱帮”残疾人志愿服务队成员魏秀英就对区残联实施的家庭无障碍改造工作印象深刻。魏秀英有一千五六百度的高度近视,日常生活离不开眼镜,到了晚上更是很难看清,于是街道残联便向区残联反映了情况,专门给她送去了带盲文的微波炉、电饭煲以及语音电水壶等。说起这段故事,她非常感动,笑着说“我也想力所能及地去帮助别人。”现在,魏秀英固定帮助着几位全盲和肢残人士,接送他们参加各类活动。

同样高度近视的志愿者陈光雯在第一次参加志愿活动时就深受感动,“当我看到那些盲人出行特别困难的时候,我就下决心要加入志愿队。”陈光雯现在是大渡口区老年大学残联分校葫芦丝班的班长,每周都要接送三四位盲人去学习葫芦丝,解决了盲人“有脚无路”的困境。

今年67岁的伍家富是一位有31年党龄的老党员,也是较早加入志愿队的老成员。说起志愿队他十分兴奋,“一听说有这种组织,当时就想马上参加。我也是残疾人,也想学习一下经验怎么去帮助别人。”虽然从小左臂截肢,伍家富却依然十分有干劲地生活着,即使只有“一臂之力”,拎菜提水对他来说也通通不在话下。

“我真的觉得我们这个志愿队特别好!”不少队员纷纷表示,“帮助他人,生活变得更有意义了。”

互助互爱 实现“折翼天使”价值

“志愿服务是本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与我们残疾人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精神可以很好地融合。”在队长伍生亮看来,社会上更多的是觉得残疾人需要受到帮助,但是反过来残疾人其实也可以帮助他人。

志愿队参加视障之家健步走活动,帮助盲人走出家门感受“公园大渡口”的魅力(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我没有妹妹,你给我当妹妹可以吗?”盲人杨辉宇曾对志愿者魏秀英这样说,魏秀英开心地回答“很好啊,我也没有姐姐。”如今二人便互相姐妹相称,建立了深厚的情谊。这是志愿队里许多人际关系的缩影,大家通过这个桥梁交到了更多的朋友。

这也是刘玉霞副理事长十分重视残疾人志愿服务队建设的原因,她认为“现在物质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了,残疾人的精神生活需要得到更多的重视。”开展残疾人志愿活动能够让大家在互帮互助中,更充分地与社会和他人沟通交流,更好地参与到社会活动中。

从受助到自助、从自助到助人,“528·我爱帮”残疾人志愿服务队不仅能帮助残疾人实现自我价值,也能丰富大家的精神世界,让人间大爱温暖更多的人。

编辑:傅丹丹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