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岩铸魂守初心。7月19日至24日,重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了2022年暑期实践研修活动。本次暑期研修围绕红岩精神和乡村振兴两条主线开展深入学习,全院42名思政课教师通过红岩文化教育、情感教育、理论与实践教学、历史与现实课堂、信息化教学等多元教学方式,沉浸式感受了脱贫攻坚精神和乡村振兴战略在重庆大地的生动实践,深刻领悟了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之红岩精神的深度和广度。

本次研修活动为期6天。学员们在红岩干部学院班主任带领下前往巫山,在巫山党校组织下历经七场理论实践和声光电多重教学形式,深入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基层,学习了“《乡村振兴促进法》解读及其贯彻落实措施”,亲历巫山县双龙镇脱贫攻坚现场,参观了巫山脱贫攻坚的实践成果,领略了石上生花乡村振兴创举背后党员群众勇立潮头的干劲和力量,看到了党的好政策在巫山的落地产出。

巫山县双龙镇脱贫攻坚现场(央广网发 重庆师范大学供图)

老师们去往时代楷模、敢向绝壁要“天路”的当代“愚公”毛相林的家乡——重庆市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听毛相林书记讲下庄人不等不靠不屈不挠如史诗般开辟“出山路”“振兴路”和“奋斗路”的艰难历程;在陡峭盘旋的山路中体会到两岸悬崖峭壁中下庄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领悟到“下庄精神”的坚韧和伟大,更看到了老百姓的奔头和希望。老师们切身感受到以下庄村为代表“不甘落后、不等不靠、不畏艰险、不怕牺牲”乡村振兴画卷正在巴山渝水间纵横铺呈。

全国脱贫攻坚楷模毛相林授课(央广网发 重庆师范大学供图)

7月22日,研修班返回重庆红岩干部学院。会上,学院党委书记李晓燕表示,此次研修班开设的目的在于促进思政课教师传承红色基因,用好红色资源,切实把思政课讲深、讲透、讲活,不断增强教书育人本领,更好担负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

22日至24日,大家重温了“狱中八条”和入党誓词,祭拜了“11·27”烈士公墓,并观看《红岩革命故事展演》,并在白公馆、渣滓洞监狱旧址、红岩革命纪念馆和周公馆和桂园开展了现场专题教学。

观看《红岩革命故事展演》(央广网发 重庆师范大学供图)

重温入党誓词(央广网发 重庆师范大学供图)

24日下午,在结业仪式上,学院副院长侯玲对此次研修活动进行了总结发言,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善于运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充分运用丰富立体的红岩资源和乡村振兴鲜活的实践资源,讲好“中国故事、红岩故事、重师故事、成长故事”,切实建构高校思政课的中国话语体系,让中国理论、中国精神、中国实践在思政课堂中“活”起来,让学生在知行合一中真正成长为伟大事业的接班人。

合影(央广网发 重庆师范大学供图)

通过此次研修活动,重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思政课教师思想得到淬炼、理论上得以提升。下一步学院将把红色资源融入思政课,更好担负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罗伟强)

编辑:张天杰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