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2月25日消息(记者焦莹 刘乐)12月20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应约同科特迪瓦总统瓦塔拉通电话。习近平指出,科特迪瓦是中国在非洲的重要合作伙伴。中科合作具有广阔前景。中方愿同科方加强全方位合作,扩大农产品贸易,加强水稻、可可等种植和加工合作,支持科做大做强可可产业,希望中方支持承建的有关项目尽快建成并发挥效益。中方愿同科特迪瓦等非洲国家一道,维护国际公平正义,维护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

特别节目《大国外交》12月25日播出:《“非洲鸟巢”、水稻种植技术……听,中科友好合作故事——专访中国驻科特迪瓦使馆临时代办、政务参赞周康宁》。

 

中国驻科特迪瓦使馆临时代办、政务参赞周康宁(图片来源:中国驻科特迪瓦大使馆)

总台中国之声记者:周参赞您好,感谢您接受我们的专访。说到科特迪瓦,我们能想到的是可可豆和著名球星德罗巴,更具体的大家并不是很熟悉。首先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下科特迪瓦,中国同科特迪瓦有怎样的交往历史呢?

周康宁:科特迪瓦是一个位于非洲西部、大西洋几内亚湾沿岸的地区重要国家,是非洲第十大经济体和西非地区第三大经济体。作为全球重要的经济作物大国,它的可可豆和腰果产量全球第一,咖啡豆、橡胶、棕榈油等农产品产量也位居世界前列。科特迪瓦坚持“与所有人做朋友、不与任何人做敌人”的外交传统,建国以来一直奉行和平开放的外交政策。根据科特迪瓦去年的最新人口统计,该国2900万常住人口中约有22%是外国人。科特迪瓦也是非洲文化体育大国,这里走出了球星德罗巴,2024年将承办新一届非洲杯足球赛。

周康宁:中国同科特迪瓦是好朋友、好伙伴。两国于1983年3月2日建交,此后,两国政府和民间交往逐渐热络。现任总统瓦塔拉就任后曾2次访华,特别是2018年出席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并对华进行国事访问,同习近平主席共同为中科关系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

科特迪瓦首都阿比让(图片来源:中国驻科特迪瓦大使馆网站)

总台中国之声记者:12月20日下午,习近平主席应约同科特迪瓦总统瓦塔拉通电话时指出,科特迪瓦是中国在非洲的重要合作伙伴。明年是中科建交40周年,值得双方共同纪念。周参赞,中科建交近40年,双边关系呈现哪些特点?中科关系在中非关系发展中起到怎样的作用?

周康宁:我认为,建交以来两国关系主要呈现三方面特点:一是相互支持坚定有力。得益于元首外交引领,两国政治互信不断深化。中方积极支持科方建设新兴国家、维护国家安全、提升国际影响力的努力。科方坚定奉行一个中国原则,在多个国际场合就涉及台湾、人权、新疆等中国核心利益问题上给予中方有力支持。二是务实合作互利共赢。中国已成为科特迪瓦第二大贸易伙伴。两国大项目合作持续推进,投资合作增速提升、领域拓展。今年中国对科投资保持两位数增速。三是民意友好基础牢固。在科中国侨民同当地民众相处融洽。疫情期间,两国高层、政府部门间仍通过线上方式保持交流。越来越多的科特迪瓦青少年开始学习汉语,为两国民众增进相互了解、深化传统友谊创造了更好条件。

周康宁:中科关系可以说是习近平主席在去年中非合作论坛部长会上总结的中非友好合作精神的缩影。双方都主张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反对干涉他国内政;坚定支持多边主义,构建开放的全球经济;不断深化中非合作论坛、“一带一路”倡议等框架内合作,维护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

由中国政府援建的科特迪瓦国家奥林匹克体育场(中国驻科特迪瓦大使馆供图)

总台中国之声记者:务实合作一直是中科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日前,由中方承建施工的科特迪瓦阿比让港第二集装箱码头堆场投入运营。两年前,中国援建的科特迪瓦国家奥林匹克体育场举行隆重启用仪式,让人印象深刻。目前,中方在科特迪瓦已经完成和正在实施的还有哪些重要项目?当地各界是如何评价这些项目的?

周康宁:两国务实合作成果非常丰硕。除了你提到的项目外,双方还实施了包括苏布雷水电站、国家电网改扩建、阿比让城市供水、阿比让港改扩建、平安城市等标志性项目,正在实施的有中西部公路升级改造、阿比让四桥、阿比让科科迪桥、科霍戈体育场、圣佩德罗体育场等项目。苏布雷水电站是当地最大的水电站,该项目不仅大大缓解科国内电力供应紧张局面,还为向周边国家出口电力发挥积极作用,瓦塔拉总统曾授予该电站项目经理“科特迪瓦国家荣誉勋章”。科特迪瓦国家奥林匹克体育场被当地人民亲切称为“非洲鸟巢”,这是科特迪瓦最大的现代化体育场。下一步,中科双方将在中非合作论坛、“一带一路”倡议合作框架下,继续深化基础设施和民生领域务实合作,拓展互联互通、数字经济、绿色发展等新兴领域合作,促使合作成果更好造福两国民众。

中国援助科特迪瓦格格杜垦区水稻种植示范户参加技术培训(图片来源: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

总台中国之声记者:周参赞,自1997年开始,中国先后派出近百名专家赴科特迪瓦实施农业技术援助项目,帮助当地农户开展水稻种植。20多年过去了,中国对科实施的农业技术援助,特别是水稻种植,给当地老百姓的生活带来哪些实实在在的变化?

周康宁:中科双方实施援助科特迪瓦格格杜垦区农业技术合作项目目前已经开展到第十一期。20多年来,中方技术组通过水稻高产种植示范、水稻种植技术与农机技术培训及海外培训班等有效举措,为科方培训了大批水稻种植人才。科特迪瓦人民和中国人民一样,把稻米作为主食之一。然而当地水稻种植大多“靠天吃饭”,科特迪瓦水稻产量每亩仅约140公斤,不到中国粮食亩产量的40%。通过“格格杜版”的“传帮带”模式,垦区水稻每亩产量超过330公斤。当地有一位叫本杰明的农民,他是一个布基纳法索移民。他来到科特迪瓦后,从项目实施开始就作为示范户一直跟随技术组农业专家劳动,学习水稻种植技术。20多年间,他学会了中文,熟练掌握了水稻种植技术,成功实现脱贫致富。他的成功故事极大提高了周边农民学习水稻种植技术的热情。

编辑:丁骁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