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6月5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荒漠化是全球面临的重大生态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荒漠化防治是人类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我国荒漠化防治工作开辟了新境界、迈上了新台阶。

初夏时节,在地处河西走廊东端、腾格里沙漠南缘的甘肃八步沙林场,场长郭万刚正带领职工为春季栽种的梭梭苗浇水。

郭万刚:今年春季的墒情好,我们抓住这个时间多栽一些树,成活率肯定好。通过治理,风沙小得多了,我们的环境也好得多了。

在“种活一棵树比养活一个孩子难”的自然条件下,八步沙林场“六老汉”三代人通过四十多年艰苦奋斗,将昔日漫漫黄沙变成如今郁郁葱葱。2019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这里考察时指出:“你们这里是树立了楷模,新时代的愚公,所以要向你们学习,把我们国家搞得更美好,山川搞得更美好。希望你们再接再厉、再立新功,把八步沙,你们现在管护的地区的治理搞得更好,一代一代传承。”

第六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调查结果显示,我国首次实现所有调查省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双逆转”,面积持续“双缩减”,程度持续“双减轻”,沙漠、沙地植被盖度和固碳能力持续“双提高”。

当地果农:经过这些年生态治理,现在风沙几乎没有了,苹果坐果率都提高了。

在新疆阿克苏地区,当地果农正享受着荒漠化治理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随着柯柯牙、阿克苏河流域等五个“百万亩”生态修复及荒漠化治理工程的相继推进,这里完成了荒漠变果园的变迁。

阿克苏地区林草局局长帕坦木·艾沙:截至目前,五个百万亩生态治理工程已完成造林478.04万亩,阿克苏走出了一条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兼具的绿色发展之路。

各地还充分利用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丰富的太阳能资源,积极探索光伏治沙。

在内蒙古库布其沙漠腹地,蒙西基地库布其200万千瓦光伏治沙项目正在紧张施工中。项目建成后,可实现板上发电、板下种植、板间养殖。

某光氢治沙企业副总工程师杜洪光:项目的实施可修复沙漠10万亩,带动周边沙漠环境改善约20万亩,每年减少向黄河输沙200万吨,年均可实现向蒙西电网供应绿色电力40亿千瓦时,节约标煤120万吨。

随着防沙治沙工作的持续推进,各地生态系统质量得到整体改善。创造世界生态文明建设史上典型的河北塞罕坝林场,每年可释放氧气近60万吨,固定二氧化碳86万多吨,涵养水源2.84亿立方米。

林场场长于士涛:深入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不断提升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多样性、持续性,到2030年,林场有林地面积将达到120万亩,生态服务功能显著增强。

近日,国家林草局印发《全国防沙治沙规划(2021—2030年)》重点任务分工方案,重点对沙化土地分类保护,重点区域综合治理等进行任务分工。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荒漠司司长孙国吉介绍,将按照保护优先、重点修复、适度利用的总体思路,依托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全力推进防沙治沙高质量发展。

孙国吉:我国防沙治沙工作进展顺利,沙化程度持续减轻,重点治理区实现了由“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创造了荒漠变绿洲、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坚持深化履约和国际合作,为全球生态治理贡献“中国方案”。

编辑:曹宇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