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张村全景图

 

青山绿水老院子,古建古树老手艺。河北省石家庄市井陉县南张村坐落在绵河南岸台地上,南倚峻岭,梯田纵横。村庄背山面水,北面绵河由西向东似玉带绕村而去,村址地形远看有二龙戏珠之势。村庄内建有炉砟和青砖结合的建筑,为南张村的一大特色。

真武庙

河北省石家庄市井陉县文联主席何克宁:真武庙是南张村地势最高的建筑,嘉靖三十七年建成,是青瓦扣顶的明清建筑风格。真武庙坐落在8米高的平台上,平台周围又沿墙砌了1米高的围墙,更显得雄伟高大。沿石阶而上,两侧的围墙都是用炉砟砌成的,呈红色,院内建筑物的墙体也由炉砟构成。半围墙上不远不近探出了四棵柏树。岁月无痕,但千年古庙却沧桑有迹。

南张村的四合院

河北石家庄井陉县文联主席何克宁(右)接受总台记者张婉莹的采访

何克宁:平常砖木结构的屋子,它的顶是平的,墙也是直的。而南张村的传统建筑均为拱券式房屋,从房屋内部看,房顶是一个拱券,就跟建桥是一样的,它内在的建筑材料都是炉砟块。你可以把炉砟块想象成砖,也可以想象成石头,它经过了高温的烧制,从体量上来说很轻,但是非常坚硬,用它来制成的屋子,第一是牢固,第二冬暖夏凉,它的透气性、吸水性都非常好,所以说它要比用石头圈起来的窑洞更适合人居住。

南张村的炉砟墙

石家庄市井陉县南张村党支部书记杜志勇:南张村建村时,村里除了种植业、养殖业外,自古烧制石灰,有许多石灰窑。村庄临近绵河,村民们就地取材,用水中的鹅卵石为原材料烧制石灰,因为没有热量高的块煤,所以只能用煤渣子拌黄土做成的长方体煤泥饼子做燃料。这种煤泥饼子经过高温烧制形成了酱红色的蜂窝状炉砟,炉砟轻便、坚硬、耐风化、隔热保温,成为南张村建造房屋的上好建材,孕育出一个别具一格的炉砟和青砖结合的建筑村落。同时,南张村还立下村规,禁止私自占用鹅卵石和售卖炉砟,村民世世代代恪守村规,也体现出当地人取之有度,用之有节的发展观念。

南张村戏楼

石家庄市井陉县文化馆馆长王雪梅:南张村有一座檐廊式三间悬山卷栅脊瓦房戏楼,主要建筑材料仍是炉砟、青石、青砖、青瓦和石灰。南张村现在主要有两个剧团,分别为山西梆子剧团和南张村丝弦剧团。南张村所在的井陉县与山西接壤,故井陉人酷爱晋剧。19世纪中叶,晋剧传入井陉,并发展出了当地独有的风格。到了20世纪初,井陉县可谓“村村有戏楼,人人唱晋剧”。2011年,井陉晋剧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此外,石家庄丝弦属河北省地方传统戏剧,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也深受南张村村民喜爱。

南张村火车站

何克宁:在南张村,可以看到石太铁路穿村而过,火车的鸣笛声不绝于耳。南张村火车站在村西300米处,石太铁路北边,建成于1906年,至今已有117年的历史。车站房屋建筑是由法国工程师设计的中法结合式样,现在仍保存得很好。1940年8月20日,史称百团大战的第一声爆炸声就发生在这里,至此拉开了百团大战的序幕。南张村虽然是一个小小的村庄,但却承载着历史,这些勤劳勇敢的南张村村民,也守护着这一方土地。

井陉南张村面塑

河北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井陉南张村面塑传承人仇润林:井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众多,南张村的面塑是非常有代表性的民间艺术。2011年,井陉南张村面塑,列入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面塑,俗称面花、礼馍、捏面人等,就是平常吃的面食,比如馒头、馍之类的,最早南张村最盛大的庙会是在正月十八,每到这一天,老百姓大早上起来就会蒸出各种各样的馒头,再加上花。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的南张村面塑既有玲珑精巧的花草蔬果,也有活灵活现的飞禽走兽;既有古风淳厚的寿桃面鱼,也有洋味十足的卡通形象。作为“面塑之乡”,面塑在南张村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不但土生土长的村里人喜欢,连外地嫁过来的媳妇也会耳濡目染爱上这门手艺。观赏面塑,我们不仅感受到了一种民间艺术的魅力与活力,也感悟到了这些乡土艺术品的承载。一组面塑,一个故事,一部春秋。可以说,南张村人对天地的敬畏,对福寿康宁的期盼,对家园后代的热爱,尽在其中!

监制丨高岩

策划丨郭静 李谦 万灵

记者丨王泽华 孟晓光 张婉莹 祁雅斌 张原 林岩 刘宇峰

编辑:杨璇铄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