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7月11日消息(记者李欣)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很多人买饮料的时候,经常看见“开盖扫码有奖”或者“再来一瓶”之类的玩法,这是企业常用的促销手段。当然,这种活动中奖是幸运,不中奖是常态。但是,当您没有中奖的时候,有没有对这个结果较真过呢?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近日披露了一则行政处罚决定。据行政处罚决定书介绍,统一商贸(昆山)有限公司因“违法有奖销售行为及其从属”被罚款6万元。简单讲,就是饮料瓶身上宣传的“开盖扫码赢千元大礼”有奖销售活动的中奖率不实。

“开盖有奖”在很多饮料瓶上都能看到,这种销售行为可能藏有什么猫腻?标明的中奖率达不到,是企业算术不好,还是玩不起装糊涂?对于消费者来说,碰到这种情况该如何维权?

资料图:超市售卖的统一鲜橙多饮料(图片来源:CFP)

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表示,接到消费者举报称,滨海大润发超市销售的450ml统一鲜橙多橙汁饮料瓶身上宣传的“开盖扫码赢千元大礼”有奖销售活动影响消费者抽奖、兑换,是骗人的,要求监管部门查处。经滨海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执法人员调查了解,“开盖扫码赢千元大礼”有奖销售活动举办方为统一商贸(昆山)有限公司,该公司举办的用手机微信扫描鲜橙多瓶盖内的二维码获得应援值与实际不符,抽奖无法计算出相应的中奖概率。

对于企业的行为,中消协律师团律师李斌认为,已经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因为反不正当竞争法里面有规定,如果是有奖销售,应当明确中奖概率、开奖方式、奖品及奖金。商家的中奖信息、中奖概率以及计算方法并没有明确告知消费者,消费者可能就会产生超过本身需要盲目购买鲜橙多的情况,而消费者的目的不是为了饮用,而是为了打开瓶盖之后扫码获得千元大奖,希望碰一碰运气。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可能就诱导了消费。”

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也认为,统一商贸(昆山)有限公司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相关规定,责令其停止“开盖扫码赢千元大礼”有奖销售活动,并决定处以罚款6万元。

其实,“揭盖有奖”是饮料企业夏日促销的主要手段之一。拧开饮料后的“再来一瓶”也让很多消费者印象深刻,现在“再来一瓶”基本上被二维码替代,本应简简单单的兑换也变成了消费者需要扫码关注后再查看获奖信息。

李斌认为,碰到类似的情况,消费者可以向消费者协会和工商管理部门投诉,积极维权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消费者在目前的情况下,能够援引的法律规定就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因为里面有知情权的内容,包括商品信息、中奖概率一系列跟消费者实质性做出购买决定相关的重要信息,消费者都有权知道,经营者有信息披露的义务。但是目前真正从个体上追究责任,能够实现维权的收益也很低,行政处罚对规范商家的行为是最有帮助的。”

根据股东信息显示,被处罚的公司由统一企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全资持股。值得一提的是,此前,该公司也曾因类似事由被罚款5万元。有网友认为,罚款金额太少,导致企业失信成本过低,才会不断使用类似的营销套路。

李斌认为,消费者兑奖难,企业看似赚取了蝇头小利,实际上却伤害了企业的信誉和口碑,得不偿失。“我相信行政机关监管部门在处罚的时候,也是考虑到各种因素才会做出这个最终的罚款数字。虽然钱不多,但是罚款也必须在法定范围之内。它更多的是一种导向作用,告知你这是违法的。我相信对相关经营者而言,会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

纵横点评:中奖这件事,当然是小概率事件,否则我们不会经常自嘲是“中奖绝缘体”。但是这个概率只要是明确的,再小也没关系,怕就怕商家无意,甚至有意地设置陷阱,诱导消费。

诚然,愿意为一瓶饮料较真的消费者是极少数,就算这些人都因为企业的不诚实而不再购买它的商品,或许企业也不在乎。但别忘了,消费者较真的对象不是一瓶饮料,而是一家企业的信誉。饮料固然小,诚信何其大。在中奖率上玩猫腻这种假精明,最终成了因小失大真糊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