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正式向小马智行等企业颁发了自动驾驶无人化第二阶段测试许可,可实现车内“前排无人,后排有人”,这意味着北京自动驾驶距离真正的无人化更近了一步。政策突破与技术创新让无人驾驶时代加速到来,更多具有竞争力的商业化应用场景也将逐渐走入人们的现实生活。

“无人化”推动技术迭代

早在两年前,北京亦庄居民就已经可以在手机上下单叫来一辆自动驾驶“出租车”。当时,车上主驾还坐着安全员,以便应对突发情况随时接管车辆。

这样的测试历经一年,北京就发布全国首个无人化道路测试管理实施细则,把无人化测试划分为“副驾有人”“前排无人,后排有人”“车外远程”三个阶段。如今,安全员坐在副驾上“跑”了约一年后,终于“转岗”后排。

无人化测试本身代表着对自动驾驶技术逐渐成熟的认可。在之前反复进行的测试中,企业须达到安全运行、网络安全测试等多方面的严格要求。

“前排无人测试,吹响了车内无安全员的远程测试及出行服务落地的前奏。”首批获准在京开启“前排无人,后排有人”自动驾驶无人化测试的企业小马智行相关负责人认为,相较于过往的测试形式,“前排无人”“车外远程”等测试形式有助于自动驾驶企业对极端场景应对、冗余系统方案、远程辅助平台、服务运营体验等给出更为客观的评判,降低接管中人为因素的影响,获得真实完整的表现数据,将推动其在无人化领域的技术攻坚和迭代。

商业化落地初现曙光

如果说“无人化”是自动驾驶前行的一条腿,那另一条腿便是“商业化”。北京自动驾驶示范区过去两年颁布的相关政策,一直是两条腿配合前进。

去年11月,自动驾驶“出租车”还是主驾有人的运行模式,北京经开区在60平方公里范围投入了不超过100辆自动驾驶车辆开展商业化服务。今年7月,在无人化测试启动后半年,又投入30辆主驾无人车辆开展常态化收费服务。

北京市自驾办相关负责人曾解释,商业化试点是自动驾驶应用场景落地的最终环节,进而形成产业闭环。正因如此,多家企业都纷纷加码布局商业化服务。在全国多地,小马智行、百度、文远知行等自动驾驶企业已经实现Robotaxi(机器人出租车)的落地商用。

“Robotaxi要在出行市场具备竞争力,就需要在车辆规模、运营范围、成本控制等方面发力。要具备真正的竞争力,Robotaxi需能够与出租车、快车、专车一同成为城市出行选择之一,甚至是第一选择。”小马智行相关负责人说。

百度方面介绍,旗下萝卜快跑已在北京、重庆、武汉等城市开展自动驾驶商业化出行服务,其中重庆、武汉已实现车内无安全员的自动驾驶商业化出行服务。截至7月,萝卜快跑总订单量超过100万单。

量产还需破解成本难题

Robotaxi只是自动驾驶落地的场景之一,在重卡、配送、快递、清扫、接驳等多个领域,人们已能看到越来越多无人驾驶车的影子。

北京亦庄的多个产业园区里,上百辆新石器研发的无人零售车往来自如,园区白领手机扫码就能选购自己喜爱的餐食。

智慧物流方面,小马智行正与中国外运股份有限公司、三一集团联手打造自动驾驶卡车商业闭环。目前,小马智行与三一重卡合资公司一骥智卡所生产的首批30辆智能卡车已经下线。

不过,自动驾驶车量产进程中,需要继续跨越安全保障、生产成本控制、市场培育、用户接受度提升等难关。以成本控制为例,今年5月,小鹏汽车车主就曾曝光,自己的车辆在小剐蹭事故后,车头一颗激光雷达的更换费用超过9000元。

根据百度今年7月份披露的数据,其自主研发的量产无人车ApolloRT6支持有方向盘、无方向盘两种模式,成本25万元。但如何以接近于普通新能源汽车的价格,实现安全可靠的全自动驾驶,量产无人车还需经受严苛的市场考验。

编辑:王进文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