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四点,成排的蔬菜大棚笼罩在夏日的薄雾中,凉风吹拂,薄雾在棚上漂移,如同仙境一般。宿州埇桥区顺河镇马场村村民蔡成金驾驶着电瓶三轮,和妻子、儿媳一家人来到蔬菜大棚,清新的空气弥漫着西红柿的清甜,一家人分别拿住塑料筐,进入西红柿大棚分行采摘成熟的西红柿。六点刚到,儿子从宿城百大农产品批发市场卖西红柿赶回来了,把捎来的油条、小笼包、油茶放在三轮车上,招呼他们来吃,忙着把成筐的西红柿搬运到田头,装上三轮车,运回家在进行分拣。
蔡成金说:“儿子盖房结婚后,我突然得了一场大病,老伴身体也不好,欠了一屁股债,看人家种大棚挣了钱,想建大棚,不仅没有技术,还没有本钱,十几亩地仅够维持生活,进入了贫困行列。在区、镇、村包保人员的帮扶下,帮我申请了小额免息贷款,同时还有技术帮扶,当年的4亩大棚就收入8万多元,第二年又扩大了4亩,收入十好几万,一下还清债务,慢慢走上致富之路。”现在蔡成金一家种植11亩大棚,冬季有莴苣、早春有西红柿、西瓜、豆角,夏季种植豆角,一年收入20万左右,不仅买了个五菱双排座小货车进城卖西红柿,儿子也在城里首付买了房子。
在顺河镇,像蔡成金这样依托发展农业,走上致富路的村民不胜枚举。
每天清晨,顺河镇的田间地头到处都是忙碌景象,村民骑着电瓶三轮车,纷纷来到田垄间,忙着采收西瓜、豆角、西红柿、丝瓜、辣椒、茄子等瓜菜。手指轻弹听出西瓜的生熟,指尖轻掐便收获鲜嫩的豆角;轻轻摘下通红的西红柿,扭掉青绿的辣椒、剪下乌紫透亮的圆茄,不远处的大棚里,刚移栽的豆角苗舒展着新叶,村民忙着给打上网架,在夏日的阳光照耀下散发出勃勃生机。有着“金顺河”之称的这片热土正以蓬勃的设施瓜菜产业,让村民平稳走上致富之路,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托举起乡亲们稳稳的幸福。(祝家刚)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