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科技馆中借助VR“重走”荡气回肠的长征路,到博物院内以AI“对话”千年文物,再到本源量子前沿实验室里为未来通信安全筑起高墙——安徽联通以科技为钥,接连开启了历史、文化与未来的三重时光之门。
第一重门:VR“对话”烽火,在虚拟雪山上亲历长征之艰
安徽科技馆又有打卡点“上新”了。
这就是由安徽联通携手安徽省科技馆等共同打造的“时光门”VR大空间,7月11日在安徽省科技馆正式揭牌启用,中国联通首个VR大空间内容IP《跟着走》在现场展出。
7月17日正值暑假期间,安徽省科技馆内迎来学生游玩潮。在“时光门”VR大空间内,不少孩子和家长正排队等待体验。
“我戴上VR设备,霎时,刺骨的寒风裹挟着密集的冰粒子迎面扑来,脚下是深及小腿的积雪。我踉跄着试图在虚拟的雪山上站稳,每一次抬腿都异常艰难。”陈女士说这是她体验《跟着走》的真实触感,她从“旁观者”转变为“亲历者”,切身感受长征艰辛与伟大,更深刻地感悟长征精神。
这扇由安徽联通携手省科技馆与联通在线共同开启的“时光门”,是科技赋能红色教育的一次革命性突破。它融合了5G、AI与XR技术,将宏大历史叙事转化为沉浸式课堂,让红色基因在技术加持下实现“可感、可知、可传承”的蜕变。
游客在安徽博物院体验VR (陈家静 摄)
第二重门:博物院里的数字回响,让千年文物“开口说话”
踏入安徽博物院中国联通特展厅,时光以另一种维度流淌。
文创展台上,“连心簪扣”静置其中。簪体取自清代金步摇的盘长纹、梅花纹与虎面纹,设计师告诉我,这分别寓意福运连绵、高洁风骨与坚实守护;而那对“连心扣”的双心相扣结构,则巧妙呼应了联通“心系用户”的理念。这些蕴藏千年智慧的产品,正通过旅游纪念、企业定制等场景,成为文化传播的灵动纽带。
转身步入VR体验区,游客只要轻点设备,瞬间“穿越”至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古代中国”展厅。汉代长信宫灯的鎏金光泽近在咫尺,仿佛触手可及。这背后是联通运用“8K+XR+AI”技术矩阵对国宝进行的数字化活化工程,让静默文物在虚拟空间焕发新生。
最令人惊喜的是“时光门一体机”前。仅需站立拍摄5秒,AI便让游客“穿越”至徽州古城的白墙黛瓦间。每月更新的地域主题模板与极简操作,让白发老人与稚嫩孩童都能轻松定格与历史同框的奇妙瞬间。联通以“5G+AI+XR+非遗”打造的徽州古城数字空间,正重塑文旅体验的形态,让沉淀千年的文化脉搏在数字世界强劲跳动。
第三重门:本源量子的密码盾牌,构筑未来通信安全高地
科技对历史的守护令人惊叹,而对未来安全的未雨绸缪更显战略眼光。
2024年7月1日,中国联通与本源量子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合作探索“通算-超算-智算-量算”融合技术的科学研究及应用。
2025年5月16日,中国联通在北京举办专场发布会,重磅推出抗量子安全手机。这是目前市场上首款抗量子安全手机,标志着通信安全领域的革新突破。
中国联通作为网络安全现代产业链链长,率先发布抗量子安全手机,该产品由中国联通中讯设计院与本源量子合作,关键技术得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光灿院士及郭国平教授团队的支持,开创性地将抗量子密码算法与国密算法融合,取得了量子安全加密技术的革新突破。中国联通抗量子安全手机以“联通政企定制手机+抗量子密信+量子SIM卡”为核心,构建了三层防御体系。手机支持加密音视频通话、加密即时消息、文件加密传输、群组加密通信等功能,并提供强制水印、阅后即焚、防截屏/录屏等防护手段。同时,通过在线管控策略、终端加固、行业定制等服务,满足政企行业各类场景的精细化管理需求。目前,该产品已在多行业开展试商用。(黄程程)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