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三季度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6502.88亿元、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3.78%、9月全省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3.16%……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安徽省分行发布今年前三季度信贷数据。

如何看待主要数据变化?信贷资金主要流向了哪些领域?

“截至9月末,安徽省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92511.38亿元,同比增长8.5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94个百分点,较年初增加6502.88亿元。”中国人民银行安徽省分行调查统计处二级调研员晏红梅介绍,从年初增量上看,列全国第7位;从增速上看,列全国第5位,中部六省第1位,长三角第2位。

若将信贷资金流向绘成一张热力图,企业端无疑是最炽热的区域。

“中国银行安徽省分行为企业量身定制供应链融资方案,5个工作日,900万元‘科技贷’就审批通过了,这笔资金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安徽云天冶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说。

数据显示,前三季度,企(事)业单位贷款新增5878.10亿元,占各项贷款增量的90.39%。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604.87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3810.78亿元。投向企业的贷款,尤其是中长期贷款仍占全部新增贷款的大头。这也表明,企业愿意增加长期投入,金融机构敢于匹配长期资金,这种良性互动正是经济转型的核心动力。

从居民端来看,同期,住户贷款新增610.67亿元,其中,消费性贷款增加31.98亿元;经营性贷款增加578.69亿元。更多的信贷资金流向经营与消费,显示出个体经营活力与居民消费意愿的韧性。

“今年5月,人民银行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我们积极引导金融机构持续加大对住宿餐饮、文体娱乐、旅游等消费重点领域信贷投放。政策实施以来,金融机构发放服务消费与养老产业贷款181亿元,其中发放服务消费领域贷款159亿元。”中国人民银行安徽省分行信贷政策管理处副处长李新介绍,金融机构也不断创新服务模式,丰富“消费+金融”场景融合,更好地满足居民各类消费需求。

晏红梅表示,今年以来,持续优化信贷供给结构,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引导金融资源精准流向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有力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区域经济平稳运行筑牢金融支撑。

前不久,全球首条搭载无精密金属掩模版技术的高世代AMOLED产线——合肥国显8.6代AMOLED生产线项目土建工程B标段封顶,这标志着生产厂区全面封顶,为后续高端设备安装及投产运营奠定基础。

项目快速进展的背后,离不开金融的支持。9月30日,该项目获得中国进出口银行审批通过,全额获批100.25亿元,9月30日当日即投放金额4亿元,截至当前共投放93.43亿元。这也是全国首批、安徽省单笔金额最大的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基金)项目。

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资金完成投放,有助于缓解重点领域重大项目资本金不足问题,也带动了相关配套信贷资金的增长。

信贷资金投向了哪里?中国人民银行安徽省分行提供的数据可窥见一斑。

截至9月末,全省制造业贷款余额11201.08亿元,同比增长13.44%,较年初增加1207.94亿元;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5161.50亿元,同比增长13.78%,较年初增加1546.73亿元。

“今年上半年,在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时,我们了解到黄山茗飞茶业有限公司急需资金开展茶叶加工技术转型升级之后,第一时间上门对接评估,顺利为其发放普惠贷款290万元。”农业银行休宁县支行负责人介绍。

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是经济运行的“毛细血管”,也是社会就业的“蓄水池”,更是激活市场经济的“一池春水”。金融机构对他们源源不断的支持,将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促进就业、稳定民生、推动创新。

在信贷供给充裕的同时,企业的融资成本也维持在较低水平。

今年以来,随着明示企业贷款综合融资成本试点工作有序推进,银行通过“贷款明白纸”对各类融资费用进行统一明示,推动企业贷款综合融资成本更加公开透明,保障金融消费者知情权,促进中小企业融资成本下降。

中国人民银行安徽省分行的数据显示,9月,全省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3.16%,同比下降35个基点。截至9月末,全省明示企业贷款综合融资成本试点工作推动全省107家银行机构超2000家网点参与试点,累计明示贷款9.2万笔,金额超2500亿元,惠及8万余户经营主体。(记者何珂)

编辑:徐秋韵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